“华南五虎”,为何偏爱长沙?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珂

  在雨花区,比亚迪建起其在华中首个新能源汽车基地;在浏阳市,长沙惠科迅速完成产能爬坡达到满产;在开福区,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预计今年投产达效;在宁乡市,格力完成从单一品类到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在长沙县,广汽埃安长沙工厂53秒下线一台汽车……

  长久以来,广东都是湖南人外出务工的热门目的地,劳动力“向南流动”曾是两地经济互动的常见图景。近年来,代表广东制造业核心力量的“华南五虎”(比亚迪、惠科、华为、格力、广汽),纷纷将战略布局的目光投向湖南,以“向北奋进”之势齐聚星城。

  他们为何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长沙1.18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这份“偏爱”背后,藏着营商环境、产业规划、人才资源、幸福城市等要素方面的关键密码,让长沙成为企业眼中的投资沃土、发展高地。

  “引虎啸林”的长沙磁力

  长沙惠科自2021年投产以来,迅速完成产能爬坡,2024年达到满产,2025年又追加投资,已新落地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从位于雨花区的比亚迪汽车起步,比亚迪已在长沙布局六大基地;格力2010年在宁乡埋下第一颗产业种子,现已崛起总投资超100亿元、覆盖七大项目的产业集群……

  从“华南五虎”初次落子星城到多年持续追加投资、连续铺排项目,不仅展现了企业对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更彰显了企业对长沙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这份信任与信心,并非凭空而来。

  政务服务的效率,直接关系着企业项目推进的速度。广汽埃安2023年启动长沙工厂改造项目。“短短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所有审批程序,改造项目的高效审批得益于政府提供的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我们只需要专心发展生产。”谈及营商环境,广汽埃安企业负责人对长沙的行政审批效率赞不绝口。

  这样的高效服务,已成常态。长沙通过线上数据赋能,线下亲情帮扶,构建“一网一码一线一平台一队伍”的“五个一”营商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政务办事、政策获取、诉求反映、活动参与、帮办代办等全过程全周期立体式服务,真正做到了“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响应”。

  近年来,长沙先后获得“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等荣誉,连续4年居“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全国前10。如今,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长沙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吸引着更多企业慕名而来。

  长沙能带给企业的远不止于此。

  优质的创新资源——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锚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长沙以3.3%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催生众多“首字号”成果,315万人才的汇聚也让创新活力奔涌不息。2024年,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强大的创新能力,不仅助力本地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更帮助外来企业快速融入全球市场,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丰富的人才资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长沙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几十所高校,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供给。同时,长沙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项目,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培养技能型劳动者,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也为产业发展储备了技能人才。

  全面的幸福资源——

  宜居的城市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长沙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基础教育、医疗水平在中国名列前茅,多次跻身中国“网红城市”前10名、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城市属性为企业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群虎奔腾”的产业盛景

  当城市与企业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同行,核心目标始终是实现共赢,在这一方面,长沙与华为的合作无疑树立了标杆。

  今年9月15日,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湖南与华为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该中心是继深圳、武汉、成都之后全国第四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也是首个聚焦芯片适配的专业载体,通过联动本地资源与生态伙伴,在湖南加快落地“鸿蒙生态湘品湘用”示范场景、“政产学研用金”应用生态,打造中部地区鸿蒙生态创新高地与数字经济转型核心引擎。华为公司逐步将“根技术”投到长沙,既是对长沙的偏爱,也是基于长沙产业的厚度。

  过去,在长沙从0到1;未来,在长沙从1到∞。

  华为等龙头企业带着领先的技术储备、完整的产业链资源与庞大的投资体量,深度融入长沙的产业发展版图,推动长沙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长沙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如今,长沙并未满足于现有成果,而是着眼于打造“群虎奔腾”的产业盛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力打造“投资长沙”品牌。从产业的“强链补链”到政策的“精准滴灌”,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到创新生态的“厚植培育”,长沙正为更多企业搭建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引虎”基础。

  近年来,长沙市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加快从拼补贴向拼服务、拼环境转变。线上,长沙打造“湘易办”旗舰店与“无证明城市”,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线下,广泛推广“一照多址”“一业一证” 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运营成本。重商、亲商、爱商、尊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家看到了长沙巨大的产业潜力,坚定了企业在长的投资兴业决心。

  做大做强产业链,握紧“引虎”抓手。

  自2017年首倡“链长制”以来,长沙以政府为主导,主动打通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条,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目前形成了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等17条产业链,崛起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要素整合,长沙推动链上企业实现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形成的产业链闭环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更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企业在长沙扎根更稳、发展更快。

  从湘江之畔的“制造重镇”,到全国瞩目的“创新高地”,长沙正书写着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正如湘江之水日夜奔涌向前,长沙的“引虎”之路从未停歇。当产业链生态持续释放“强磁场”效应,当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这座城市必将吸引更多“猛虎”扎根、更多“新虎”成长,推动长沙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一席之地。


>>“五虎”啸星城!他们与“养成系”长沙双向奔赴 | 数据海报

【作者:王珂】 【编辑:肖娟】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