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经开区193亩闲置仓储地“蝶变”智能工厂 | “长沙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③

相链区块链

  193亩闲置仓储地“蝶变”智能工厂

  望城经开区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一期项目产线自动化率达99%,实现年产值64亿元,年税收2.4亿元,亩均税收124万元

  再开发后现场照片。受访者供图

  长沙晚报7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从产品制造到物流系统,整个产线自动化率达99%,生产线一天可生产约1.4万支电池……7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望城经开区的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一期项目,只见厂房内玻璃幕墙上映出机械臂忙碌的光影。这个自动化、标准化、体系化、数字化的智慧工厂,三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置仓储用地。

  2019年1月,某物流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竞得该地块,用地面积193.14亩,用途为仓储物流用地。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公司建设意愿渐弱,项目未实际进场施工,造成土地资源被闲置浪费。

  为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望城经开区遵循“提升发展一批、政府收储一批、强化二次利用”的原则,采取政府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对土地用途进行调整后重新供地。

  2022年6月,望城经开区等与该物流公司签订补偿协议,以1.39亿元收回其土地,7月挂牌给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一期项目。2023年5月,德赛电池储能电芯一期项目全面建成。

  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生产设备,搭建储能电芯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环境达到万级洁净度标准,局部实现千级控制。项目一期从产品制造到物流系统,整个产线自动化率达99%,打造出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无人黑灯工厂。目前,已实现年产值64亿元,年税收2.4亿元,亩均税收124万元。

  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是德赛电池继德赛电池智能手机软包电池项目后,在长沙投资的第二个项目。2019年,德赛电池长沙智造产业园落户望城,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望城速度”。而这一次,19天内开工建设,60天内首栋厂房封顶,210天实现整体竣工交付,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建设再次刷新了速度。

  在这片曾经闲置荒芜的土地上,望城经开区以存量土地换取产业增量,有力推动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未来,德赛公司拟在长沙市建设二期、三期,待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320亿元,年税收8亿~12亿元,为“强省会”战略注入强大“芯”动能。

  “长沙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③

【作者:贾凯清】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