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一周年 累计新引进项目74个,总投资1751.3亿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82.3%,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拟集中发布;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企业数3747家;新引进项目74个,总投资1751.3亿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12.82亿元……今日,记者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核心片区,长沙片区举全市之力推进制度创新、加速开放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成果丰硕。
一年来,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82.3%,309项落实举措实施率达90.9%,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拟集中发布。首创案例率先突破。中非易货贸易首单顺利完成,非洲首个准入非资源性产品——卢旺达干辣椒入境上市。实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同场监管,一站式通关,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发布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评价规范,国内首个标准化产业集聚区“芙蓉标准化小镇”集聚标准机构40余家。探索试验成果丰硕。打造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获批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形成“政府+专业智库+企业主体”一体化推进机制,加速全国对非合作资源向湖南聚集;推进黄花综保区与黄花机场区港联动,企业通关成本节省30%以上。
一年来,长沙片区新引进项目74个,总投资1751.3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3个。三一智联重卡和工程机械扩产项目、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建成使用,黄花综合保税区二期封关运行。自贸总部基地、三一科学城等28个功能性平台正稳步推进。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企业数3747家。
一年来,长沙片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出自贸区特色的“一件事”套餐40项,办理材料精简85.5%,办理时限压缩65.6%。社会投资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最快5个工作日完成,会展审批集成服务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7个工作日。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联络点,投资便利水平大幅提升;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协同平台,集装箱装卸船信息交换效率提升60倍。片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56亿美元。
长沙片区还相继出台人才、科研、产业、开放等21项配套政策,构建了全方位政策体系。特别是今年4月份出台专门人才政策45条以来,新落户人才近3万人,为加快发展蓄能增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