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修订湿地保护条例,最大程度发挥小微湿地多种功能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将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纳入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严格湿地用途监管,保持湿地面积总量稳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小微湿地的保护管理职责,以最大程度发挥小微湿地的多种功能……记者1日获悉,我省将修改《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目前修订草案送审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可于7月27日前通过信函、电话、传真或者电子邮件(hnsftlifaerchu@163.com)方式提出意见。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2005年,我省制定了《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系全国第三个出台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省份,至今已达20年。20年来,我省通过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湿地资源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过度利用、退化等问题依旧存在。为此,修订草案送审稿明确将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纳入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严格湿地用途监管,保持湿地面积总量稳定。

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湿地称为小微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美化景观、保护生态环境、调节微小气候的独特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近年来,湖南持续开展小微湿地建设,着力构建“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涵养带,在全国首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小微湿地建设的试点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修订草案送审稿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小微湿地的保护管理职责,并且对生态受损且属于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小微湿地提出生态保育和修复要求,以最大程度发挥小微湿地的多种功能。

湿地作为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自然综合体,其科学利用是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积极探索符合湿地管控要求的可持续经营模式,既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又能有效激活湿地的经济社会效益。修订草案送审稿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利用方面的分类指导义务,并根据湖南的具体情况对湿地的合理利用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比如支持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鼓励地方发展观鸟产业,开辟观鸟旅游路线,培育观鸟品牌;推进芦苇产业发展、鼓励开展湿地碳汇监测、评价、交易等活动,拓宽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修订草案送审稿同时明确,禁止下列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开(围)垦、排干自然湿地,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擅自填埋自然湿地,擅自采砂、采矿、取土;排放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湿地的废水、污水,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以超过核定载畜量等形式过度放牧、以超过许可限额等形式过度捕捞或者以电鱼、炸鱼、毒鱼、绝户网等灭绝性方式捕捞,滥采野生植物,超过国家或省市县规定的农作物施肥量、药品投放量、饵料投放量等污染湿地的种植养殖行为;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

【作者:李广军】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省司法厅 湿地保护,征求意见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