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长沙文旅市场秩序井然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尹玮 实习生 周正华)记者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该局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市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近日对全市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通过加强督查、下沉指导、严防严控等手段,确保全市文化旅游广电系统和行业整体安全、稳定、有序。
目前长沙正常开放的文旅场所均严格落实“验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实名登记”等接待措施,接待总量不超过50%,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实行“隔位就座”,娱乐场所内客人间隔1米以上。
景区严格执行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和24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工作机制;提请市防指下发了《关于做好文旅经营单位(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就景区场馆限流、酒店入住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累计对全市经营场所、单位等检查3400余家次,确保了全市文旅系统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稳字当头、精准施策,引导开放的景区、场馆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下有序开放,严格落实限流、验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实名登记等接待措施。
作为长沙的城市客厅,橘子洲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峰”游览规定。进入景区后,游客还将在“三级防控”的保护措施下安全游览。其中,一级疫情防控点设置在南、北支桥及人行转桥处,二级防控点设置在景区中入口、观光车始发站,三级防控点设置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长株潭两型社会展览馆等室内展馆,通过层层把关、层层查验,确保防控工作不留盲区。
“橘子洲景区将做到防疫防控处置到位、措施到位、联动到位、宣传到位、责任到位,确保游客安全游园。”景区管理处书记、主任彭浩表示。
在岳麓山,同样随处可见正进行风险排查的保安、保洁人员,此外,电子显示屏、广播系统、微信公众号等无一不在提醒游客做好个人防护措施。8月4日,岳麓山景区接待市民游客1406人,橘子洲景区接待市民游客1508人。
在世界之窗、华谊电影小镇等景区,可以听到全园广播循环播放的防疫提示,提醒游客游玩过程中戴好口罩注意防护,为保证安全,景区对所有游乐设备进行轮番清洁消杀。
文化场馆筑牢防控安全线
长沙图书馆在实施控流后,场内实时在馆人员严格控制在1500以内,日均有约2500位市民通过预约有序进馆,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要求,预约入馆。
“关门是最容易的,但老百姓有需求,我们不能一关了之,还是要保基本。”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介绍说,长沙图书馆的防疫措施从人、物两方面着手。人的方面实行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行程码必查的“四必”措施,坐席需要提前预约,实时在馆人数控制。物的方面则对归还书籍进行全面消毒,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长沙图书馆的一本书要回家,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在长沙图书馆一楼大厅的还书窗口背后的房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碌着对书籍进行分拣,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房间里还有3台紫外线消毒灯,工作人员介绍说,临近下班的时候他们会关闭房门对房内剩余书籍进行1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更多的时候,分拣好的书籍会被运往专门的图书档案消毒柜,按照90分钟一批的频率进行消毒处理。这图书档案消毒柜的外形就像冰箱一样,是长沙图书馆去年专门采购的。书籍消毒后,还要进行14天的隔离处理才能重新上架与读者见面。
目前长沙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已建成130多个分馆,目前各分馆的书籍也是运往总馆进行统一消毒处理。
除了还书端进行消毒外,读者在借书端也能进行消毒。长沙图书馆自2015年迁往滨江文化园后,总结应对“非典”的经验,当时就购置了2台自助图书杀菌机,去年又新添了2台。读者借书后,可以将书放进自助图书杀菌机内进行消毒,这些消毒设备和流程为读者创造了安心借阅的环境。
线上文化活动精彩不停
为了满足更多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长沙文旅广电局激活线上文化服务,长沙各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在线优势,推广“云阅读”“云泡馆”“云观展”“云课堂”等线上服务。
长沙图书馆对原定8月份计划举办的1500场阅读活动,通过能转为线上的都在线上开展、不能线上开展的延期举办的做法,满足在家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云锦飞书”活动,让市民游客享受一键下单即可在家坐等送书上门的便利。
长沙博物馆开发网上虚拟展览,打造“24小时线上博物馆”,大家除了可以在线上观看基本陈列,还可以观看特展“平天下——秦的统一”。“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共展出161件(套)珍贵文物,涵盖了秦“从封国到帝国”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秦陵彩绘铜车马一号车,被称为“青铜之冠”;商鞅镦,秦商鞅变法的有力物证;杜虎符,可号令军队、调兵遣将;中级铠甲军吏俑、铠甲武士俑,再现秦军威震四海之势……为观众展示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帝国画卷。不能前往现场观看的市民,可以在线上领略这些国宝的风采。
此外,长沙群艺馆推出了线上艺术课堂,免费提供器乐、声乐、舞蹈、戏曲、书法等多个门类的艺术课程;雨花非遗馆组织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线上直播和推广,让市民能够尽量多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