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鼓收徒仪式举行 传统曲艺传承迎来新力量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1日,长沙市天心区舞韵艺术团在省政府机关二院举行长沙大鼓收徒仪式,为长沙曲艺界再增一抹曲艺传承的色彩。

  长沙大鼓诞生于1958年,由长沙曲艺大师欧德林以常德澧州道情渔鼓和湘剧弹腔北路慢板为基础,同时吸收湖北太平歌的一些曲调,为作品《三婿拜寿》设计唱腔,并借鉴北方大鼓形式而创立。20世纪60年代,该曲种作品《春旺是个好姑娘》由邓逸林赴北京作汇报演出,赢得广泛好评。然而,“文革” 之后,长沙大鼓逐渐淡出舞台,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

  姚兵自1963年加入长沙市曲艺团工作便与长沙大鼓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其传承与发展。她主攻常德丝弦、小调、长沙大鼓和长沙弹词,其表演的常德丝弦《双下山》《拾玉镯》等曾获优秀作品奖和优秀演出奖,长沙弹词《说唱潇湘无限美》和长沙大鼓《青山祠的女儿》也多次在省市演出中收获赞誉。多年来,姚兵积极投身长沙大鼓的抢救性工作,挖掘整理传统曲目,培养后备人才,为这一古老曲种的存续不遗余力。

  收徒仪式现场,曲艺爱好者与业界同行齐聚一堂。新入门的徒弟满怀敬意,向师父姚兵行传统拜师礼。姚兵感慨道:“长沙大鼓承载着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次敲击鼓板、每一句方言说唱,都蕴含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今天收徒,是希望将这份艺术传承下去,让长沙大鼓在新时代找到新的生命力。” 他期望徒弟们能够潜心钻研,不仅学习技艺,更要领悟长沙大鼓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新徒弟纷纷表示,能够拜入姚兵门下深感荣幸,未来将努力学习长沙大鼓技艺,克服困难,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曲艺。省曲协副主席、长沙市曲协主席熊壮表示,既然入了门就代表是“正式员工”了,“当年师父传艺的时候说,手艺在我活着的时候还‘活’着,问我能做到吗?我做到了,也希望你们能做到。”

【作者:郑湘平】 【编辑:郑湘平】
关键词:长沙大鼓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