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长沙琴岛演艺售票火热,八成观众来自外地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您来自哪里?”“常德”“湖北”“广东”。春节期间,在位于中山亭附近的琴岛演艺剧场里,主持人互动总能抽到外地游客。据悉,春节假期,“琴岛之夜”几乎场场满座,外地观众占比超过八成。这一走过31年的长沙老牌演艺IP,在“沉浸式演艺”新品牌不断涌现的今天,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网红长沙吸睛引流的一张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琴岛演艺演员与观众亲切互动。 均为受访者供图

  互动老抽中远客 八成观众来自外地

  近日,记者走进琴岛演艺剧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过年喜庆氛围。入口处放着一张桌案,上面端坐着一位财神,不少观众惊呼:“是真人!”

  琴岛演艺请专人扮演财神NPC,从一进场就将互动性拉满。“我们的表演是开放性的,无论舞者、歌手还是主持人,随时都可能下台与观众活动,沉浸式的表演也让观众充满参与感。”湖南琴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勇芝介绍。

  走过31年,琴岛演艺依旧十分接地气,保持着“热辣滚烫”的长沙城市气质。这也得到了众多外地观众的青睐,他们认为这里是最有“长沙味”的演艺之一。

  来自常德、今年来儿子家过年的欧阳女士就点名要看“琴岛之夜”。“我年轻时就听来长沙的人讲起琴岛,几年前看过一次,印象深刻。”她表示,“这次来我也想重温一下,就让儿子买了票,看完跟印象中的有不少变化,越来越时尚了。”

  来自湖北的靳先生也说道:“看完表演,歌曲动听、舞蹈优美、语言类节目也十分搞笑,这是你们长沙的‘小春晚’吧。”

  据统计,春节期间,琴岛演艺的上座率都接近满座,外地游客占到了80%以上。即便是平时,琴岛演艺的剧场里也是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节目每月更新 歌厅也能上演音乐剧

  去年年底,长沙三个演艺成功入选了湖南省文旅厅遴选的全省十佳旅游演艺项目,《中国琴岛之夜》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拥有30多年的老牌演艺IP,琴岛之夜历久弥新的诀窍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创新。“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节目更新。”陈勇芝介绍,“琴岛一直跟随市场的需求,创新节目形式。比如,当下流行的韩国女团舞、抖音神曲,我们都会加入到表演中。”

  两个半小时的节目,琴岛也力求雅俗共赏。在开场的劲歌热舞后,观众还能欣赏到音乐剧的高雅。近年来,琴岛打造了《我的长沙》《长沙谣》《辛追传奇》等大剧。其中,《长沙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夕大火”回味老长沙城无法抹去的痛,第二部分“湘绣情”展现湖湘女子特有的柔美,第三部分“长沙谣”则是以年轻人视角带领观众领略网红长沙的魅力。该剧从寻常百姓的口述中挖掘出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长沙历史的感性材料,将浓厚的长沙情感和崭新的时代气息相结合,运用艺术手段将之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突破创新又稳健成熟地创作出了一台对长沙充满感情和激情的音乐大秀。这一系列舞台演出通过高科技声光电现代舞台技术,让观众在视觉享受中对长沙历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此外,琴岛还上演了《永恒之爱·与歌剧的浪漫邂逅》歌剧音乐会公益演出,将意大利经典歌曲《弄臣》与《波希米亚人》的精华片段呈现在市民面前,让高雅艺术也能走进亲民歌厅。

琴岛演艺演员与观众亲切互动。

  多线开花 演艺为城市引客

  琴岛之夜的精彩节目,不仅线下能看,线上也能看。琴岛是最早试水网络直播的本土歌厅,2015年起他们便开启了网络直播赛道,打造了“琴岛陌陌现场”,将线下演出同步直播至线上。如今琴岛演艺账号在各平台拥有超多粉丝。这种“线下内容生产+线上流量裂变”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歌厅受众老龄化的困境,还为后续的直播电商转型积累了用户基础与技术经验。他们还与奶粉品牌等合作,试水直播带货,拓宽流量变现渠道。

  而他们直播的内容,除了剧场的精彩节目,还有培训的主播才艺展示。据介绍,琴岛演艺在马栏山等地开设有工作室,专职孵化网红,琴岛在直播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选拔—培养—变现”的闭环,通过签约数百名主播,并针对个人特质进行声乐、形体、互动技巧等培训,批量打造如大斌、小包子等头部网红,二人转演员大斌转型后成为陌陌平台知名笑星,单场直播粉丝互动量超10万。直播带货与才艺展示打赏双管齐下,让琴岛蹚出一条新路径,而一开始以副业起步的网红孵化业务也渐渐成长为剧场之外的主业。此外,不少长沙景区、游乐场的表演团队也由他们设立;在青少年艺术培训方面,琴岛演艺也有涉及。多业态发展模式也值得本土其他演艺品牌借鉴。

  “无论是线下剧场,还是线上直播,我们都希望能为长沙吸引流量,为长沙长红贡献力量。”陈勇芝说,“作为一个30多年历史的老牌本土演艺品牌,我们一直在跟长沙共同成长。”


【作者:宁莎鸥】 【编辑:易隽】
关键词:琴岛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