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开起“救命课”!“防溺水大篷车”驶进杏村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通讯员 李梓尧)“扑通!”……这不是孩子戏水,而是长沙县蓝天救援队队员模拟溺水,一头扎进了杏村村的池塘!
29日上午,2025年长沙市“防溺水大篷车”开进了宁乡市灰汤镇杏村村。这场由长沙市文明办指导,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科协与长沙晚报社联合主办的长沙市未成年人“阳光成长”公益行动,给20多组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超酷的“沉浸式”安全嘉年华:戴上VR眼镜“亲历”溺水惊魂,围跪在地学心肺复苏成“急救侠”,更在真实池塘边上了一堂紧张刺激的“救命课”!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童声誓言打头阵,活动一开场,防溺水志愿者代表周墨依小朋友带领现场30多名孩子一起庄严宣读《防溺水“七不两会”倡议书》。这可不是走过场,是孩子们给自己立下的安全“军令状”!“这比我们说一百遍‘别玩水’都管用!” 家长王女士边拿着录视频边感慨。
“哇塞!水冲过来了!救命啊!”刚戴上VR眼镜的一名女孩惊呼出声,其他小伙伴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别慌!试试仰漂!放松身体!”现场工作人员赶紧指导,几秒后女孩“浮”出“水面”,一把摘下眼镜,“吓死我了!水里太可怕了,但我知道怎么漂起来了!”这种“亲历险境”的VR体验成了孩子们的“打卡点”,危险变得超真实的同时自救知识也记得特别牢。
“来!跟我做!双手交叠,垂直压!1、2、3……用力!速度要跟上!”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护师曹晓霞带来的急救课堂秒变“实操大会”:家长们手机录像模式全开,孩子们齐上阵练习起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剪刀石头布”,一时间“按压”的闷响、“吹气”的模拟声、互相纠正的嘀咕声此起彼伏。
抽奖环节更是将室内活动推向高潮。十份“防溺水电子学生证”花落幸运家庭,这份来自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和中清智安(浙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安全大礼包”,用硬核科技给孩子们加了道“智能护身符”。
“瞧见没?这里水纹不一样,底下有危险要离远点!”烈日下,杏村村的池塘水面金光闪闪,孩子们在长沙县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槐的带领下在室外练起了“真本事”!“遇到有人溺水,别冲动跳,快找工具并寻求大人的帮助”“竹竿递过去,让他抓住,拉的时候侧身下蹲”……陈槐一边示范正确动作,一边把“智慧救援”刻进了每个孩子的“DNA”。
据悉,灰汤镇水域面积达65800亩左右,有11座水库、5200口山塘、5处中型水闸及97座河坝,其中杏村村有大小山塘水域200多口,水库2座。目前,灰汤镇党委、政府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全民参与”群防群治格局,创新建立“责任压实+动态巡查+精准宣传”三位一体防溺水工作机制,将防溺水安全防线延伸至每片水域、每个家庭。“今年以来已开展防溺水宣传70余场,整改隐患点157处,后续还将推进防溺水工作智能化。”灰汤镇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