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打通山洪预警“最后一公里”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3日讯(通讯员 田莉 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当前水位超过转移阈值,建议立即转移群众到避灾安置点……”近日,长沙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组织的一场山洪报警器现场演示活动在浏阳市沿溪镇礼花村举行,工作人员对安装在村民家中的山洪报警器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现场演示,演示效果受到当地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

据介绍,礼花村是长沙市176个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之一。如今,村民家里都安装了智能山洪预警设备,可以实时接收当地水位和降雨信息,并根据降雨和水位情况,实时发出预警,为当地群众争取了更多转移撤离的“黄金时间”。

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市域内河流众多,全市共有40个山洪灾害易发乡镇(街道),涉及176个村(社区)。如何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防御”?长沙对全市山洪灾害易发村均明确了县级、乡级、村级三个责任人,并明确其群防群测职责和任务,每年汛前对责任人、危险区进行更新并汇编成册。

“山洪灾害防御重在做好监测预警,既要用好雨水情自动监测、智慧水利监测预警平台等新办法,也要用好传统的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土方式’。”长沙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组织了专业队伍,对全市山洪灾害易发村开展致灾因子调查评价,目前已摸清了山洪易发村的山洪危险源、危险区分布、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房屋等基本情况,确定了山洪易发村预警、转移指标,明确了转移路线和安置点。

按照相关工作方案,降雨来临前,长沙市水利局将根据气象部门每一轮降雨“递进式”短临降雨预报,通过媒体、通信运营商、村村响广播和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将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到组、到户、到人,必要时相关责任人登门入户,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长沙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信息智能化和传统网格化相结合的防御方式,提前预警、提前转移,最大程度保障山洪灾害易发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黎铁桥】 【编辑:李春璞】
关键词:山洪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