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塘镇蓝美谷邀你去吃蓝莓,“呷在坝塘”70万元订单开门红

今日,宁乡(坝塘)首届蓝莓文化旅游节在坝塘镇蓝美谷开幕。 长沙晚报通讯员 崔祥武 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通讯员 崔祥武)对于宁乡市坝塘镇的乡亲们来说,今日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

  是何“双喜”?一是宁乡(坝塘)首届蓝莓文化旅游节在宁乡市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坝塘镇蓝美谷正式开幕;二是以14个村(社区)作为大股东的“呷在坝塘”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正式上线,而且在各方助力之下提前拿到了70万元的“开门红”订单,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共同增收。

游客带着孩子在坝塘镇蓝美谷的蓝莓基地采摘蓝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摄

新增蓝莓品种延长采摘期,农旅融合更深入

  今日,坝塘镇宁灰公路旁的蓝美谷里甚是热闹。蓝美湖畔,宁乡(坝塘)首届蓝莓文化旅游节开幕正在举行。活动现场,有坝塘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龙灯狮子+中国功夫》、花鼓小调《呷在坝塘》、歌伴舞《山水坝塘》等传统民间文艺节目,有热闹的歌舞、旗袍秀等表演,有摄影爱好者的精美相片鉴赏……

  湖边另一侧的蓝莓基地里,紫蓝色、黑色的蓝莓满枝,虽然艳阳高照气温高,仍来此采摘蓝莓的游客众多。“这里风景很好,恰好又是周末,特意带孩子来体验一把‘采摘游’。”市民杨女士特意带着4岁的女儿从长沙城区赶来,既品尝甜美水果,也阅览一番韵味十足的乡村美景。

游客们一边采摘蓝莓,一边拍照留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摄

  “今年,基地在党委政府支持下完善了环湖公路、冷链仓储等配套设施。”该蓝莓基地负责人严建军信心满满地说,基地已新增种植面积1500亩,在种植“国字号”蓝莓良种的同时,还增加了其他4个优势品种,采摘期从过去的1个月延长至4个月(每年5月至9月),预计今年挂果量有4万至6万斤,还可为当地村民提供12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坝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以“山水坝塘、蓝莓之乡”的发展定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完善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规模种植、采摘体验、观光旅游、冷链仓储、收购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这次活动是我们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尝试,接下来会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完善配套设施,走农旅融合线路。”

宁乡(坝塘)首届蓝莓文化旅游节开幕。 长沙晚报通讯员 崔祥武 供图

流动党员也当志愿“推广员”,喜提70万元订单

  就在这个开幕式上,“呷在坝塘”线上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上卖的除了基地的蓝莓,还有蜂蜜、下饭菜等一系列产品。

  这个平台对于坝塘的乡亲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此平台由长沙呷在坝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而这家公司是由当地14个村(社区)、当地商会、文联、运营商合作成立,其中14个村(社区)占股70%。“呷在坝塘”平台通过其微信小程序,主要销售坝塘当地的时令水果、镇域优质特色农产品及相关深加工产品,让顾客可足不出户选购原生态的“一村一品”;线下展馆则同步开展商务洽谈、直播带货、亲子体验、研学交流等活动。

  该平台的产品有的来自村民家,有的来自“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合作社、农业企业。引入的专业运营团队则负责做好“品控”筛选,并将优质的产品进行精致包装,有的还专门做成了饱含“乡味乡情”的端午礼盒。

  “一方面,我们从村民家收购农产品让村民增收,另一方面,村集体作为股东也可分红增收。”“呷在坝塘”线上平台运营负责人陈彩华介绍,由于这是一门大家共同受益且当地助推乡村振兴的“生意”,在平台上线之前,不仅当地镇村干部、村民群众广泛为之宣传,连远在广州等地的坝塘镇驻广州流动党员党支部的流动党员们既当预订“乡味”的顾客,也当志愿“推广员”。

  正是因为“推广员”多,响应者众,截至今日,该线上平台已提前收到了70万元的“开门红订单”。陈彩华乐呵呵地说:“接下来,我们发货有的忙了!”

【作者:聂映荣】 【编辑:易勇】
关键词:坝塘镇 蓝莓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