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中考指挥棒,让体育课“立”起来
白木
2026年,体育中考总分从目前的40分增至50分;2028年,新增乒乓球(左推右攻)、羽毛球(击高远球)测试项目……记者12日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该局已印发《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方案》,方案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11月12日 长沙晚报网)
“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改上某某课。”这个校园“老梗”,戳中了体育教育边缘化的痛点。因为体育在升学评价中的权重太轻,分数远低于语数外等主科,学校自然会把精力往“性价比更高”的科目上倾斜。
于是,体育课成了副科,要么被主科挤占,要么变成自由活动。可随之而来的是,“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都绕不开一个点:青少年缺乏体育运动,既无运动的时间,更无运动的兴趣。
长沙的体育中考“提分增项”,就是在用评价杠杆倒逼教育理念的转变。体育分数权重变大后,学校自然会重视体育课;乒乓球、羽毛球进入考场后,家长也会愿意让孩子放下习题,拿起球拍。有了运动时间,才能养成运动习惯,进而变成兴趣爱好,孩子们将因此受益终身。
早在2400多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对青少年来说,在操场跑800米,是锻炼耐力;和同学打一场羽毛球,是培养协作;哪怕只是跳绳,也能在汗水里纾解学习压力。其实,今年春季学期,长沙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并保证每天30分钟大课间时长和两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课间时间内)。现在,长沙又用中考改革加以引导,实际上都是在为体育“补课”,让体育课在学校“立”起来,让运动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要部分。
当然,用好中考指挥棒,不能只停留在提分上。还需要保障学校有足够的运动场地,让体育老师不再“被生病”;需要避免运动项目变成新的应试负担,而是贴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更需要家长和社会放下“运动耽误学习”的偏见,明白“野蛮其体魄”与“文明其精神”同等重要。
中考体育的“提分增项”,是给健康加砝码、给成长添底色。当乒乓球桌、羽毛球网成为校园里的常见风景,青少年能在运动中找到快乐,我们培养出来的,才会是既有知识储备、又有强健体魄,更能从容面对生活的新一代。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