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纪念胜利,是为了走向新的胜利
姜碧华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但从来不会冲淡那些镌刻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印记。近段时间,网上诸多正能量视频的跟帖评论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等词条持续活跃,“革命先烈”“抗战老兵”的故事更是牵动着民众心绪。共识、共情、共鸣,无数网友发帖跟评、理性发声,跨越屏幕关注关切家事国事。这种同频共振的家国情怀,本身就是一道最坚固最热血的“万里长城”。
铭记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站在2025年的初秋回望,那段艰苦抗战的烽火岁月历历在目——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中华民族始终未曾放弃抵抗。四万万人同仇敌忾,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赤诚,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于绝境中凝聚团结之力,在危难中彰显民族之魂,这正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磨难而依旧风华正茂的根本所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的启示,永远不会过时。铭记历史,并非为了沉溺过去,而是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纪念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以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守住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荣光、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发展。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有人说,和平年代无需“壮烈”。然而,和平从来不是命运的馈赠,而正是一代代人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捍卫着民族“不被侵犯”的权利。在航天发射场,工程师们潜心科研攻关,用精准计算托举“神舟”飞天;在乡村振兴一线,数以万计的“90后”驻村书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青春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在抗灾救灾现场,无数党员干部扛牢鲜红党旗,成为风雨袭来之时老百姓最安心的“靠山”……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传承着英雄先辈的精神火种;向未来走去,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唯有将对历史的纪念和对胜利的珍视,转化成脚踏实地的行动,方能为“更好地出发”写下最好的注解。
不忘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奔赴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走向更多新的伟大胜利。80年过去,硝烟散去、山河重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先辈们未竟的志向,早已成为代代奋斗者的脚下道路。无数“星星之火”将“小我”融进“大我”,奋起自强、奋勇拼搏,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如今的中国,“钢更多、气更盈、骨更硬”,鼓舞我们共同书写新的历史,推动“可爱的中国”持续繁荣昌盛,走向更光辉的未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