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放宽“挂科限制”,“一票否决”不如允许失误

相链区块链

陈登辉 谢雨欣

一年一度的高校推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在进行之中。过去,高校保研普遍对有过挂科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如今,多所高校对这一刚性要求作出调整。例如,湖南工商大学智能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发布的《关于做好我院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到,推免学生应学业优秀,补考、重修课程严格按首考成绩计分。(第一财经,8月31日)

传统保研政策中对学生挂科的“一票否决”,虽能通过严苛的指标完成筛选,却忽视了学生成长的复杂性与非线性。现实中,学生可能因身体状况、家庭变故或阶段性探索失误而影响成绩。若因此剥夺其深造机会,不仅有失公平,更可能扼杀潜在的创新人才。

此次政策调整,实质是为教育注入“容错基因”,允许学生在试错中成长,更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与综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松绑”并非降低门槛,而是优化评价维度。已经改变规则的高校,并未放弃对学术能力的硬性要求,而是通过更科学的规则设计,将“长期表现”与“短期失误”区分开来。

教育改革不是放弃质量,而是接纳学生成长的不完美,培养其抗挫力和修正能力。这种转变有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限,让那些有专长、有潜力,但可能有短板的学生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作者:陈登辉】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评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