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楚材新用 筑梦高地谱新篇

相链区块链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楹联,道出了湖南绵延千年的育才密码。自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到王船山“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从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培育近代工程人才,到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组建的“湘匠军团”,这种深植于湖湘文化中的“人才自觉”,为当代“人才强省”战略提供了历史注脚。

  政策创新构筑“引力磁场”。延续古代“招贤榜”传统,湖南精准服务构建人才政策高地,形成了覆盖各层次人才的全方位支持体系。推行“人才举荐”机制,直接遴选重大平台和项目中的优秀人才,湘江新区对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怀化市推出“港培生计划”和“陆港合伙人”,望城区面向全国招募乡村CEO,推动乡村振兴与人才下沉。衡阳市实施“万雁入衡”行动,推动200余家企业实现博士引进“零突破”。这些政策通过系统性岗位供给、待遇优化和生态建设,构建了从实习到就业、从基层到高层的立体化引才网络。

  青年培育激活“楚才基因”。未来是属于青年,希望给予青年,沈晓明书记邀约全国大学生“背双肩包来湖南创业”。湖南提供“资金—平台—指导”的全链条支持,长沙推行18条“保姆式服务”,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实施“青苗计划”,促进产学研转化,长沙设置“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落脚第一站”,湘西州通过“非遗+文旅+产业”四维联动模式,万兴科技以“深圳同等高薪+长沙宜居成本”吸引越来越多湘商“衣锦还湘”。湖南以“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惜才爱才用才,培育形成人才蓄水池,成为新经济企业引才范本。

  产才融合再造“湘军优势”。湖南发扬实业兴国的湘商文化,全省建立“产业链-人才链”双图谱机制,株洲市建成全球轨道交通人才数据库,湘江实验室联合企业设立“科学家工作室”,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绑定,释放协同效应。湘江新区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集聚高技能人才,培养出一大批国家级领军人物,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铸造本领过硬的复合型湘军。

  开放生态汇聚“全球智库”。湖南以全球化视野打造人才开放新高地。长沙提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举办“研发人才体验日”活动,万为机器人借力政策推动产品与人才“双出海”,湘江新区建设“海归小镇”和国际人才社区,配套洋湖国际美食街、人才公园等,满足海外人才多元需求,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长沙,通过“湘智兴湘”“校友回湘”计划,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简化落户、创业手续,湖南正成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从“引力磁场”到“楚才基因”,从“湘军优势”到“全球智库”,湖南正以系统性思维和历史智慧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未来,站在“三高四新”的征程中,湖南将继续秉持对“材”与“才”的永恒追求,以人才驱动为核心,深化政策、产业、技术等各领域的融合,续写“于斯为盛”的时代新篇,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