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无问西东
白木 刘奕君
8月7日中午,在凤凰古城景区北门码头附近,一名小男孩在沱江岸边玩水时,突然落水被水冲走。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外国女游客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成功将小男孩救上岸。(8月10日极目新闻)
这段救人视频瞬间刷屏,评论区满屏的“大拇指”。有网友评价:“善良不分国界”,道出了朴素的真理。今年6月23日,浙江绍兴,一位在河边洗衣的老人意外落水,俄罗斯留学生莎何娜斯毅然入水救人,经媒体报道后,莎何娜斯迅速走红网络,网友夸她是“人美心善的喀秋莎”。
善意的流动是双向的。外国友人在中国水域托举生命,中国公民也屡屡在海外救死扶伤。今年6月15日,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张军桥在当地海边救起一名溺水女子,最终因体力透支溺水不幸离世。当地官员民众为他举办了庄重的追悼会。
危难降临之时,本能的施救冲破语言、肤色、国籍的隔阂,这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善良。这些跨越国界、不分你我的善举,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点点微光连成了人间的星河。
笔者在想,何不给英勇救人的外国友人也颁给“见义勇为奖”呢?嘉奖其义举,是对善良的礼赞。这份认可,无关国籍差异,只关乎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勇气的尊崇。无论来自何方,善意都值得被珍视,勇敢都应当被铭记。
想想看,气候变暖、疫情、山火、洪水……这些世界级难题,可不会挑国籍。若整天抱着键盘搞对立,人类迟早变成一盘散沙,人人只能“孤岛求生”。但如果把每次跨国救援当作一块拼图,终能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家福。凤凰古城那天的水花,溅起的正是命运共同体的涟漪。当陌生人为救陌生人奋不顾身,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