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力就是新质生产力

相链区块链

  白木

  秋冬才有的红菜薹,“三伏天”端上了长沙人的饭桌,全靠科技赋能。人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借助科技之手挣脱季节束缚,突破地域限制,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充盈了农民的“钱袋子”。

  给红菜薹“逆天改命”有多难?湖南农科院育种团队攻坚近十年。面对红菜薹在高温下启动的“自毁模式”,科学家们勇闯基因迷宫,成功从异种导入耐热基因,培育出抗热新品种。当科技深度融入传统农业,“不可能”终成盘中佳肴。

  耐热红菜薹的诞生,更是跨区域协作的成果。湖南研发的智慧种子,在宁夏中卫的凉爽沃土中找到理想家园。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跨越30小时,将这份盛夏的鲜甜,从黄河之滨直抵湘江之畔。区域优势互补构建的高效链条,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让市民餐桌四季常鲜。

  如今,大棚温室、太空育种、杂交技术等不断拓展着农业生产的时空维度。反季节蔬菜早已褪去“物以稀为贵”的光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把夏日里的红菜薹,正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明证。

  期待科技解锁更多农产品的基因潜力,让瓜果蔬菜跨越寒暑,让田间地头四季丰收。


【作者:白木】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