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该不该掀桌子重洗牌?
付臣欢
公摊面积,是个很受关注的话题。有房一族,烦它!没房一族,许愿赶紧消灭它!要说公摊面积完全没用,那确实冤枉它了。毕竟电梯井总得有人摊,消防通道也不能白建,这些空间留在那儿还是有用的,甚至是必须的。关键是,公摊面积这事,里面弯弯绕绕太多,收钱的一方不敞亮,花钱的一方成了长期“韭菜”。
就从房子本身说起。谁乐意辛苦攒钱买了100平方米的房子,结果实际只能住70、80平方米?有人说,虽然有公摊面积,但每平方米房价更便宜啊!要是取消公摊,100平方米全是套内住房,房价肯定不止这个数。话是这么说,但这不是掩耳盗铃吗?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明摆着是把公摊面积当心理安慰剂,实际上买房的人并没因公摊而享受到任何优惠。
另一方面,公摊面积割韭菜,可是一茬接一茬。物业费、取暖费按着建筑面积收,直接把公摊面积和套内面积归拢在一起付费了。要说公摊面积需要物业管理清扫,那套内面积怎么不见有上门扫地服务?要说套内面积需要供暖,那公摊面积的取暖费是留给穿堂风保暖的吗?
于是,有些地方就开始取消公摊面积了。比如咱们湖南衡阳,从今年1月1日起买房,就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虽然这只是计价方式的调整,但起码可以消除购房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好歹每月交的物业费也少了些。
有句话说:“我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大风刮走的。”真别说,公摊面积的妖风刮了几十年,真的该掀桌子重新洗牌了。如果你要买房,你宁愿选择哪一种方案呢?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