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长沙晚报全媒体评论员 付臣欢
12月26日,全市“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第四次调研情况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基层减负增效,落实落细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关要求,统筹规范好年底督查检查事项,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前不久,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我们深化运用“四下基层”,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和“走找想促”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也需要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减少基层干部无谓的“指尖”劳动,让大家有更多时间走基层、办实事、求实效、抓落实。
要防止“数据痕迹”代替真抓实干。开展“走找想促”活动,纸上谈兵靠不住,“指”上谈兵更是要不得。基层干部,就是要走在基层、干在基层。“四下基层”与“走找想促”都是直面基层实际,越到基层越要落到“实”处,做到严而又实、实事求是。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要把相关要求定在细处、落在实处。不能只看“线上留痕”,而要看干事创业的实绩,从而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要防止“指尖对线”代替“干群相见”。“四下基层”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宝贵经验,“走找想促”活动更是践行这一优良传统的好载体。调查研究实不实、“走找想促”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群众满不满意。指尖的“收到”“已完成”回复得再多,未必等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得到了解决,更不代表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位了。要防止“群里吼”、打卡拍照等无意义的“指尖”行为,而是要以下基层、实地走、面对面交流,问民需、取民计,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发现问题、拿出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我们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干部群众积极性,让广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全身心、无困扰地为民、便民、利民,持续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推动全市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确保圆满成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