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创业 好生活】刘飞而:辞去“铁饭碗”,回乡种粽叶

相链区块链

浏阳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茂林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海关公务员辞职、建起1000余亩粽叶种植基地……这是浏阳小伙刘飞而最近12年的人生履历。2019年,刘飞而把握家乡产业振兴机遇,辞去海关“铁饭碗”岗位回到关口街道道源湖村,发展起粽叶种植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返乡种植“本地”粽叶

道源湖村是全国闻名的粽子生产村,有着40多年制作和经营粽子的历史,每天卖到全国各地的粽子达100余万个。过去,用于生产的粽叶基本上是从外地购买,受市场牵制。刘飞而意识到:要把产业做稳做大做强,必须有生产粽叶的能力。

湖南湘情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飞而:我们这个村上种植产业发展得比较好,再加上外地的海关离家比较远,所以当时就考虑回家来做这个事情。

粽叶种植面积超千亩
   粽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3年才进入丰产期,需要稳定的种植基地。建造粽叶种植基地并非易事,刘飞而的跨界创业也经历了诸多挑战。

湖南湘情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飞而:土地流转是我们刚开始种植的时候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本地土地都比较小比较少,都比较闲散,村里帮我们做工作,才流转到了第一期种植的300亩土地。

此外,2023年,刘飞而还通过林下套种等方式,新增粽叶种植面积700多亩,目前总面积超1000亩。进入丰产期后,按粽叶市场价每斤4元计算,亩产效益可达6000元左右。 建设配套设施 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土地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是粽叶存储、加工所需的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等问题。在关口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去年底,刘飞而所在公司又相继建成粽叶加工车间、冻库、烘焙车间等配套设施,粽叶产业不断做稳做大做强。

除了发展粽叶种植,刘飞而还进行粽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去年,他培育出6万株粽叶苗,今年又新育4万株,并以每株8至10元的价格,远销江西、湖北等地市场。同时,他充分调研粽叶市场,按1:1的比例对粽叶进行保鲜和烘干处理,确保粽叶按需供应。据了解,今年,道源湖村需要近2000吨粽叶来维持粽子生产。

湖南湘情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飞而:我们目前产量还是达不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和村民合作来种植,目前我们在七宝山有一个合作,然后希望后续也会有其他一些村镇来合作种植粽叶。另外,由于要做到1500吨到2000吨叶子的话,我们还需要继续建设冷库,来做保鲜叶的储存。



【作者:李茂林】 【编辑:颜开云】
关键词:浏阳 创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