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若水润星城,倾情守护向未来|长沙民政这五年

相链区块链

编者按

全市民政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的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管理、建设、业务、服务”标准化为抓手,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推动“温暖、阳光、智慧、务实、平安”现代化新民政纵深发展,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奋力书写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精彩篇章。在全市民政会议召开之际,长沙市民政局联合长沙晚报特别策划 “长沙民政这五年” 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现长沙民政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生动实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悦

“铸标强品牌,立信共守护”。长沙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监督管理,打造长沙慈善和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品牌,全方位推动长沙市慈善事业和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9月,国务委员谌贻琴专程调研儿童福利工作,并给予肯定。2024年10月,民政部副部长李常官调研长沙市民政服务站和社区发展基金,给予高度赞许。

儿童福利提质增效

案例一

出生于2013年的小丹,父亲常年酗酒,家庭无生活来源。2020年下半年,父亲用救助金换酒喝,多次虐待殴打小丹,小丹因此多次离家出走。随后,小丹父亲被诊断为精神三级残疾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宁乡市民政局立即通过司法程序撤销小丹父亲的监护人资格,并将小丹送至长沙市儿童福利院。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小丹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饱满,脸上开始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

2022年3月8日,投资3.38亿、占地98亩、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的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正式运营,全院设有儿童养护中心、康复中心、婴幼儿用房、特殊学校、教育培训及社工中心、类家庭生活中心等功能区,融“养、治、教、康、社”功能于一体。2024年,该院加挂特殊教育学校牌子,入选全国“童心同护”项目第一批示范院,建成省孤残儿童护理康复实训基地。

特教老师正在为福利院儿童上课。

案例二

“姗宝2岁住进福利院,不满6岁就寄养到我们家。相处5年,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已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3年前,我和妻子决定收养她。”浏阳小河乡的吴先生因妻子不宜生育,两口子一直有领养孩子的想法。成功收养姗宝后,吴先生成为湖南首个享受《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孤儿回归家庭的通知》新规政策红利的收养家庭。

“吴先生提交的基本生活补贴申请目前已通过审批,按1500元/月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后续,还会让姗宝享受到‘明天计划’医疗康复等政策保障。”浏阳市民政局儿童福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化政策保障。长沙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长沙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率先全省对成年后在全日制学校在读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继续做好生活保障,统一对集中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按2250元/人·月、1500元/人·月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儿童福利机构的残疾孤儿被收养后同等享受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长沙持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建强基层力量。长沙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222家,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打造了温暖的关爱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将儿童福利政策、分类(分级)标准、儿童心理服务技巧等内容分送至基层。截至目前,共培养170名儿童督导员、1642名儿童主任。

完善分级关爱。原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转型升级为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新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巡访摸排、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等工作职责。聚焦重点任务,开展“红黄蓝”困境儿童分类(分级)保障服务,精细保障2100余名孤困儿童,精准服务2万余名困境儿童。

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三

天心区赤岭路社区低保户黄彤中风住院,无法负担医药费且无人照顾。社区发展基金“爱心助力重疾患者”项目为他筹集3.4万元医疗费用,还聘请养老机构进行日常照护;在夏家冲社区,社区发展基金的一部分用于社区困难老人的爱心送餐费用,切实减轻了老人负担;在金盆岭街道辖区老旧小区,大量电动车“飞线”充电,依托社区基金链接智能充电桩企业,小区新建63个带有顶棚的集中充电点,新增电动车充电位1207个,辖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可免费充电……

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基金筹募活动。

严格监管强公信。目前,全市社区发展基金共1162支,覆盖70%社区(村),筹款7200余万元。一方面,长沙制定出台《社区发展基金章程》《长沙市社区慈善建设标准化指引》等文件,全流程规范基金设立、筹募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数字化内控管理系统,创新“区块链+阳光慈善”,现已上链存证募捐数据5.3万余条,切实提升社区慈善透明度和公信力。

创新体系强筹募。构建“1+N”模式,将市慈善总会的“1”个公开募捐资质,以专项基金的形式链接到“N”个社区,线下配套建立独立管理台账,减轻社区(村)资金管理压力。打造“爱星社”“爱商社”两个平台,发布622个社区(村)社区基金项目,引导爱心商家捐赠,已募集1600余万元。开展常态化众筹、项目化招善、商业化“造血”,活跃日常捐赠,盘活社区资源。

目前,全市社区发展基金共1162支,覆盖70%社区(村)


精准匹配优服务。建立社区慈善供给和需求“两库”,依托社区发展基金,对辖区内临时遇困的家庭和个人应救尽救。丰富社区基金决策参与主体和形式,累计召开社区慈善项目议事会500余场,支出1813万元,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推动基层治理与社区慈善相互促进。培育孵化金盆岭街道“星仔乐园”、宁乡煤炭坝“善美东山”等152个公益慈善品牌,发展1374个志愿服务团队、2.5万名注册志愿者,带动184.2万群众参与公益活动与慈善帮扶,充分激发基层慈善活力。

民政服务站助力基层善治

案例四

湘江新区望城坡街道民政服务站探索“1+4”为老服务模式,通过工作人员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宁乡市喻家坳乡民政服务站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了“政-校-社-企”儿童成长服务模式,打造了“青苗向荣”儿童成长服务项目;望城区民政服务总站在全区打造了“童伴空间”“童伴妈妈”等品牌服务。

民政服务站工作人员走访服务对象。

长沙市先后出台《长沙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办法》《长沙市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服务内容指引》《长沙市城乡社区“五社联动 幸福邻里”工作方案》等文件。目前,长沙共有民政服务总站10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170个,其中有50个站点获评“省级五星级社工站”、22个站点获评“市级示范站点”。

深入推进“五社联动 幸福邻里”建设,投入1000万元重点打造500个“五社联动 幸福邻里”社区(村),协同推进民政服务、社区慈善等工作。

下一步,长沙将以“终端标准化”为抓手,以“铸标强品牌,立信共守护”为目标,守护信任,传递温暖,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编辑:罗悦】
关键词:长沙民政 慈善 儿童福利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