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1500项“黑科技”!全球机甲下周竞秀长沙 | 山水洲城记
“机甲盛宴”进入倒计时!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随着中联重科首批ZE1350G和ZE1050G大型矿用挖掘机入驻,展会已进入布展阶段。
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已成为星城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展会有哪些特点?它又将给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收益?今天,请跟随橘洲君走进浏阳河畔,一瞥机械巨人的身影。
一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正式英文简称CICEE,业界昵称“长沙展”,每两年举办一次。虽然长沙展才举办第四届,但从展会规模、观众人数、参展世界50强企业数量和展会影响力等多个因素分析,它可与老牌全球三大工程机械展(德国慕尼黑、美国拉斯维加斯、法国巴黎)比肩。2023年第三届长沙展,共吸引了全球1502家企业参展,总计展品超过2万件,观众超过35万人次,交易额536亿元。
今年第四届长沙展规模有望再创新高,预计吸引全球1650家参展企业,其中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35家,规模之最为年度亚洲第一。规划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展品涵盖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四大板块23个大类。
橘洲君注意到,和往届比,今年长沙展有几大显著变化。
一是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近6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4家联合国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国际观众预计超3000人。展会将首次设立欧洲、非洲、东南亚地区观展团,并举办印度、中东、非洲、RCEP、欧美、对非中小企业贸易6场国际商务恳谈会,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
以观展团为例,它有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称呼“国际买家团”,预计采购需求超2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是长沙展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直接表现,也意味着参展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做全球生意,不必去远方。比如越南,这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市场,一直以来对工程机械有着强烈需求。这次越南多家商会组织企业代表参会,重点聚焦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混凝土搅拌车、挖掘机、起重设备,预计采购金额超2.1亿元人民币。
二是首创“三融共进”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展产融合、展科融合、展城融合”三位一体模式。
在“展产融合”方面,新增应急救援装备、矿山机械、农业机械三大展区,联动产业园区与区县(市)开展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在“展科融合”方面,首次设立“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专区”,预计将首展首发15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展城融合”方面,通过全城联动的“机主嘉年华”预计带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挖掘机切西瓜、开啤酒盖、跳舞等普通市民喜闻乐见的众多互动体验,今年将继续上演。
三是区域协同创新大手笔。省内部分,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同步参展,嘉宾商务考察范围覆盖全省;省外部分,首次联合浙江、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举办“五省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合作大会”,共建跨区域协作机制。
二
今年长沙展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展与会。大家都是抱着什么愿望来的?
在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唐祥先看来,长沙展是参与全球产业链的良机。“长沙展不仅以傲人的规模跻身全球前列,更汇聚了一众世界50强企业,共同织就了一张紧密的产业共同体网络。长源液压与这些参展商的产品高度契合,正是这份共鸣,成了我们携手长沙展的强大引力。”
同样看中全球布局、产品出海的还有湖南优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德义。早在2014年,湖南优钻就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并面向海外顾客开设了跨境直播。2022年,企业又针对精品二手工程机械出口业务成立了子公司。提及今年参加长沙展的目标,申德义透露,希望能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产品,是企业参与长沙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长源液压今年带来了许多新产品,比如CBXB系列的新款齿轮泵,特点是低噪音。很多人对工程机械的印象是开动起来声如雷鸣,施工扰民,长源液压的这款产品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不仅如此,低噪音还意味着能量逸散小,是节能利器。
湖南海格力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是液压驱动智能机械手。总经理李四中透露,这款产品可在井下矿山、电力施工、深海探测等恶劣工况领域代替人工进行远程自动化作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相信我们能够满载而归!”
新产品背后是企业对研发的重视,而“展科融合”又是长沙展今年的亮点,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湖北杜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继,就非常看重长沙展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能否以技术为纽带,将用户需求、产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长沙展不仅是产品展示窗口,更是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的加速器。”他特别强调,长沙不仅是三一、中联等巨头的总部基地,更构建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装配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参展,我们能够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快速获取技术合作。”
三
外地企业非常看重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的优势。那么今年以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表现如何呢?
“五一”前夕,长沙工程机械龙头企业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成绩单”,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净利润增幅超过50%。随着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市场扩容步伐加快。
据公告,三一重工一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增幅均居国内同行前列,营收同比增长19.18%,净利润同比增长56.4%。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持续向好,需求复苏,市场有望加速回暖。此外,海外基建、矿用市场将维持高景气度。
中联重科净利润增速较快,同比增长53.98%。传统优势板块优于预期增长,大吨位履带吊供不应求,全地面起重机实现规模化出口;新兴业务板块动能加速释放,一季度推出多款叉装车、桅柱、车载新品,高空机械保持热销全球,全国产100吨级电传动自卸车实现海外销售。
橘洲君了解到,不少工程机械企业的订单出现了大幅上涨,有的甚至排到了三季度,整个供应链都全力运转。三一重机装配工作中心组长贾海亮介绍:“我们在跟时间抢跑。现在订单多,也比较急。我们整条生产线都属于满负荷状态。”
在行业复苏回暖的大背景下,作为“工程机械之都”的长沙该如何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湖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打好“四板斧”。
一是拉长板,促进工程机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扩大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加快千亿企业培育,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和一流品牌;二是补短板,坚持科技的项目化、项目的成果化、成果的产品化、产品的产业化、产业的链群化、链群的园区化、园区的生态化,培育细分领域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强基板,加快创建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四是大力发展“产品+服务”新业态,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向农机装备、应急装备等领域裂变延伸,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通过育新板努力构建产业发展“第二曲线”。
记者/尹玮 周斌
编辑/刘丹 校读/刘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