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祝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擘画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深刻揭示了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彼此赋能的内在逻辑。
一、把握时代方位,深刻领会一体推进的战略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历史维度看,这是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教育始终是人才涌现的摇篮,科技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引擎,人才始终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根植于教育的深厚土壤,依托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最终聚焦于人才的磅礴力量。因此,一体化推进三者发展,正是我们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赢得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一招。
从理论维度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第五卷通篇贯穿着“两个结合”,生动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鲜明品格。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统筹,打破了要素间的壁垒,实现了从“单兵突进”到“合成作战”的跃升,这本身就是系统观念的生动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立足类型定位,精准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职业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供给站”。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我们不仅要输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劳动者,更要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能够驾驭和创造新质生产资料的未来建设者。
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最佳试验田”。职业院校身处产业一线,具备将企业真实技术难题转化为教学项目、将科研成果固化为课程内容、将学生实训过程转化为技术攻关过程的天然优势。我们应主动作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中试场”。
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破“天花板”,以及“职教高考”制度的完善,职业教育为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路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