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野中来,到政策中去——《调研园》栏目带来的启示

相链区块链

  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3月8日,长沙晚报理论专栏《调研园》刊发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祖烜《浏阳民宿,从河畔崛起的“高地”》一文。该调研成果以深邃的思想、翔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深刻的实践剖析,展现了浏阳民宿产业从“洼地”到“高地”的蝶变路径,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浏阳经验”。此研究成果在浏阳引起广泛讨论,我局针对该文章进行专题研究,认为该成果从政策创新、市场驱动、投资赋能、品牌升级四个维度给予我们新的启发。

  改革创新更有焦点。文章从浏阳民宿的“洼地效应”切入,剖析资源禀赋与政策创新的协同作用,其核心经验如“民宿十条”等,被省内外多地重点研究、借鉴,用于破解民宿用地审批难、资金短缺等问题。近期,万载、永兴、汉寿、铜鼓等兄弟县市党政考察团频繁来浏交流“取经”。娄底文旅考察团三度来浏调研,推动“民宿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向区县渗透。

  市场消费更有看点。2024年度,浏阳民宿总接待量达399.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6.7%。自“民宿度假卡”发行后,淡季入住率提升65%,有效平衡季节性波动。文章揭示的“民宿+烟花”“民宿+非遗”等模式,使周末焰火秀的流量转化为民宿稳定客源,带动餐饮、景区等关联消费持续增长30%以上,对各地提振消费提供重要参考。

  产业投资更有热点。文章以扎实数据、翔实分析,进一步激活浏阳民宿产业的“磁吸效应”,吸引本土能人返乡、湘商回归,再度掀起新一轮文旅投资热潮。温德姆酒店建设运营项目等项目成功签约;沽月有溪有田民宿项目投资5000万元,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力争5月试营业;云躲躲民宿二期“连云山”加速建设,盘活金田村闲置资源,形成民宿集群效应。文章总结的“巧妇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入股”等创新机制,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形成“能人返乡—资本下乡—产业兴村”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民宿建设更有亮点。文章进一步推动了浏阳民宿加快品牌建设力度,比如“云野有枫”从全国千余家提名民宿中脱颖而出,荣膺第九届黑松露奖“出行推荐榜”;“五号山谷”等民宿争创国家甲级民宿,“云野有枫”“小河弯又弯”等多家民宿争创省五星级民宿。文章让民宿主信心倍增,加快扩容改造,进一步丰富民宿体验,例如道官冲持续丰富“民宿+非遗”内涵,深入挖掘古法造纸等传统技艺,让“空心村”从“网红村”变“长红村”。

  我们认为,《调研园》可以进一步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希望能持续跟进浏阳文旅政策更新、文旅产业链建设等新动向,推动相关法规落地,为全国民宿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样本。同时,建议《调研园》搭建对话窗口,邀请县域文旅负责人、民宿业主和专家学者开展三方对谈,将田野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操作指南。

  《调研园》栏目不仅是调查研究的展示平台,更是地方治理的“行动指南”。坚持“从田野中来,到政策中去”,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长沙智慧”。


【作者:】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