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变“网骗”!长沙人请警惕诈骗新陷阱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手续简便、快速到账”“您好,您的贷款申请已通过”“免征信、无门槛、秒到账”——这些网络贷款广告词精准击中资金周转困难人群的软肋。然而,当“心动”遇上精心设计的骗局,往往只剩“心痛”。近日,望城区居民梁先生便遭遇了这样一场步步惊心的网络贷款骗局。
网贷遭遇“解冻金”连环套
时间回到7月5日,急需资金周转的梁先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热情询问贷款需求。在“低门槛”“秒到账”的诱惑下,他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款贷款APP,并申请了一万元贷款。
然而,款项迟迟未到账,焦急的梁先生联系平台客服后,却被告知因“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账户冻结,需缴纳一万元“解冻金”才能提现。
客服随即发来一个支付链接。在对方诱导下,梁先生扫描二维码转账4998元。钱刚转出,对方又以“提现操作失误”为由要求继续转账。此时,梁先生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诈骗陷阱,立即报警求助。目前,该案正在侦办中。
从甜蜜诱饵到致命收割
望城公安警方剖析此类诈骗的标准化流程,揭示其如何层层设陷。
首先是推广引流,糖衣炮弹精准投放。骗子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款”为噱头,通过网络广告、骚扰电话、短信轰炸及社交软件广泛撒网,引诱受害者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钓鱼网站。这些平台界面逼真,极易使人放松警惕。
第二步洗脑引导,巧立名目步步紧逼。一旦受害人上钩,骗子便以“资质审核”“验证还款能力”等借口,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或“刷流水”。若受害人发现贷款未到账,骗子则归咎于“操作失误”“征信异常”“流水不足”,持续索要“解冻费”“验证金”,心理操控受害者陷入“沉没成本”陷阱。
最终,当诈骗分子收到转账,便立即关闭虚假平台或拉黑受害人通讯方式,只留下受害者人财两空的困境。
警方提醒:远离“贷”价陷阱
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贷款诈骗,警方发出四点核心提示。
贷款只认“正规军”,守住钱袋子。贷款务必选择银行、持牌金融机构或资质完备的贷款平台。所有正规贷款在放款前绝不会以任何名目要求缴费。可通过官网备案信息、官方客服热线等多重渠道验证机构真伪。
警惕“天上馅饼”,捂紧“钱袋子”。对网络贷款广告保持高度警觉,尤其是宣称“无条件放贷”“低息高额”却要求预先缴费的,均为诈骗无疑。诱惑越大,陷阱越深。
请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办理贷款时,务必核实对方身份资质。更需谨记:短信验证码等同于支付密码,打死不说,打死不给。拒绝“刷流水”,否则极易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涉嫌犯罪。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