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家长被骗走3万元 @所有人 谨防手机“共享屏幕”诈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通讯员 李兴)如果不是银行卡内余额不足,来自宁乡的彭女士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被一个陌生账户绑定了,该账户用她银行卡内的钱,连续不断地进行网上购物。
自己的银行卡,怎么成了他人的“钱包”呢?近日,宁乡警方通报了一起新型诈骗案件,彭女士遭遇的正是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过的“共享屏幕”诈骗。而彭女士的手机之所以被骗子“共享屏幕”,只因为小孩子用她的手机玩了一次游戏。
孩子玩游戏后,她的银行卡成了骗子的“钱包”
近日,宁乡市公安局白马桥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彭女士报警称:自己的银行卡被一个陌生账户绑定了,银行卡内3万余元被盗刷了。彭女士称,她是3月28日准备给员工发工资时才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不翼而飞,她去银行查询才发现,银行卡被一个名为“小米有品”的账户进行了绑定,只要银行卡里有余额,便会自动在该账户上进行消费。
接警后,白马桥派出所民警肖雄迅速展开了调查。
自己的银行卡是怎么被别人绑定的?经查询得知,彭女士银行卡的消费记录显示,她的卡从3月10日便开始在一网站进行购物。彭女士才想起,3月10日这天,儿子正好用她的手机玩过游戏。肖雄发现,“小米有品”的账户用彭女士的银行卡消费后,收货地址写的都是衡阳耒阳某地,根据该收货地址,肖雄锁定了嫌疑人曹某,并连夜前往耒阳进行抓捕。
4月2日,曹某等6人被成功抓获。原来,自今年2月份以来,曹某伙同黄某、许某等人在网络游戏平台,诱骗未成年人绑定其父母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至小米有品购物平台,并使用绑定的银行卡持续在购物平台购买1克的收藏黄金,随后将黄金倒卖至寄卖行牟利。
彭女士的儿子正是在玩游戏时,被骗子以赠送游戏皮肤为诱饵,按照骗子的要求下载了投屏软件,和骗子“共享屏幕”,并绑定了其母亲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
目前,曹某等4人被依法刑事拘留,黄某等2人被依法行政拘留。民警及时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已挽回损失1.6万余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提醒:“共享屏幕”等于“共享钱包”,该类诈骗已在多地发生
彭女士的儿子只玩了一次游戏,她的银行卡便成了骗子的“钱包”,被连续不断地进行消费,骗子是如何做到的?民警介绍,骗子诈骗得手的关键是,他们成功诱骗了彭女士儿子进行“共享屏幕”。
“共享屏幕”后,市民银行卡内的钱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民警介绍,“共享屏幕”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包括输入的密码、验证码、解锁的过程等,对方都能看见。一旦受害者使用了此功能,骗子看到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记者了解到,“共享屏幕”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该类诈骗已在多地发生,“共享屏幕”一旦开启,切换到桌面或其他APP也不能中断操作,只有点击软件的“关闭共享”、关机、关闭网络才能关闭,导致外界无法及时介入干预或提醒阻断。
警方提醒: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如有陌生人让你下载某个APP,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一定要拒绝。另外,为防止骗子诈骗孩子进行“共享屏幕”,家长要做好移动支付的安全措施,设置安全性高的支付密码,并把用于网课学习的电子设备取消绑定支付功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