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纠纷到和谐 ,雨花区综治中心如何解百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3日讯(通讯员 郭凤湘)近日,在雨花区综治中心的“金牌调解室”里,一场耗时3小时的劳动纠纷调解正接近尾声。调解员汤敏芝的话语充满温度:“您的难处我们都理解,企业也愿意协商补偿,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以企业补偿6000元达成和解。这起险些激化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正是雨花区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效能的生动注脚。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地,这里正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区的平安守护网。
资源大联动:打造基层治理“最强联盟”
基层治理的痛点,往往在于多头管理导致的效率低下。2023年,雨花区启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率先打造“1+4+8+N”功能布局——1个指挥中心统筹全局,4个开放式功能区高效协同,8个专业庭室精准发力,N个功能用房灵活适配。法院、司法、人社等10余家单位在区综治中心集中办公,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院诉讼中心一字排开,金牌、婚恋、商事等调解室整齐排列,2000㎡办公空间重构为治理“强磁场”,实现“进一扇门、办百家事”。
在二楼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跳动着全区治安数据,应急指挥五级联动系统如神经中枢般贯通区、街镇、社区三级。这种“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物理整合,带来治理能力的化学反应:全区13个街镇、148个社区(村)同步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镇、难事区级统筹”的治理新格局。
雨花区洞井街道某项目的纠纷化解,就生动展现了这种联动体系的效能。该项目是开放式商业综合体,采用返租经营模式,2024年底首批353家商铺返租协议到期,第二批125家也将在2025年底到期,却因交付条件起了争执。业主坚持按房产证图纸毛坯交付,开发商则想保持现状,478家店铺因当初合铺出租导致面积不一,双方诉求严重失衡。近3.5万平方米待交付面积、数百名情绪激动的业主,一旦处置不当,很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街道综治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双摸排”捕捉到风险后,立刻启动“红黄蓝”三级预警,还吹起“集结哨”牵头发起“五方联动”,住建部门核查情况、市场监管部门约谈企业理清责任、司法行政部门调动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公安部门制定秩序维护预案、社区干部逐户疏导情绪。十来次专题调度会开下来,不仅把矛盾压在了萌芽状态,还想出了“分期交付+补交房仪式+物业费减免”的创新解法,最终让双方签下调解协议,既护了业主权益,也帮开发商缓解了压力。
正如综治中心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简单的部门‘拼盘’,而是让分散的治理资源产生‘化学反应’。”
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让治理体系更具韧性。律所、公证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通过“常驻+轮驻+约驻”模式入驻,组建起“专职+兼职+专家+金牌”调解矩阵。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王彩花对此深有感触:“法院、医调委常驻,专家‘加盟’,复杂案件在这里能获得‘全科诊断’,调解底气更足了。”
法治护航:让纠纷解决有“法”更有“方”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在雨花区综治中心,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遵循着严谨的法治逻辑。
2025年4月,王彩花调解叶某某与医院纠纷时,正是凭借医学专业知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通过“背靠背”调解将10万元诉求合理压降为1.8万元,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这种“以法为据、以理服人”的调解艺术,在罗先生与陈先生的劳动纠纷中同样呈现。同样在今年4月,因4000元劳务费,罗先生与陈先生僵持不下,来到区综治中心寻求调解。金牌调解室调解员汤敏芝耐心倾听前因后果,拿出市场劳务价格清单,对照陈先生的实际工作量逐项比对,最终让双方在公平核算中握手言和,既做到了依法调解,又解开了双方心结。“群众要的不是‘和事佬’,而是‘明白人’。”汤敏芝的话,道出了矛盾调处的“秘诀”。
在法治轨道上,纠纷解决实现“全流程贯通”。区法院3个员额法官团队常驻中心,立案庭负责人带队值守,从调解、立案到开庭审理的“一站式”司法服务已处理数百件民事案件。此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学会专家工作站还能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现在群众在调解室达成协议,隔壁就能走司法确认程序,实现‘案结事了’。”调解员的介绍,道出了诉调对接机制的便民本质。
心系民生: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金牌调解室”的墙上,“倾心调解促和谐 法理交融暖人心”的锦旗格外醒目。这背后,是综治中心“不止于解纷,更要暖人心”的治理追求。
主动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细枝末节。雨花区某社区变压器厂宿舍长期受下水道堵塞困扰,居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砂子塘街道综治中心。从接单到协调区人居环境局、社区现场办公,再到当场敲定施工方案,整个过程仅用24小时。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回音!”居民代表的感慨,折射出基层治理的速度与温度。
这种“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的理念,更体现在服务模式的创新上。针对行动不便群体的上门调解、依托智慧平台的在线调解,让纠纷化解打破时空限制。数据显示,全区各级综治中心运行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而每一起纠纷的妥善处置,都在为平安建设夯实根基。
从部门壁垒的“破冰”到法治力量的“破题”,再到民生痛点的“破解”,雨花区综治中心的实践揭示出基层治理的核心逻辑:当资源在联动中聚合,当纠纷在法治中消融,当服务在民生中扎根,社会和谐的图景便徐徐铺展。这里的每一次调解、每一项机制、每一个微笑服务,都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象表达。在社会治理的赶考路上,雨花区正用创新与实干,书写着新时代的“平安答卷”。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