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唯一,雨花区中非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获评全国“优秀​”

相链区块链

自成立以来,自贸雨花区块以不到全市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超400亿元,实现对非贸易110亿元。 长沙晚报通讯员 杨小华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 通讯员 覃红早)近日,海关总署标法中心通报了2024年度海关总署考评结果,位于自贸雨花区块的(长沙)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优秀评议基地”称号,这也是内陆地区唯一获此全国荣誉的基地。

该基地于2022年11月成立,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对非区域性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坐落在雨花区中非经贸合作创新促进示范园。它由海关总署标法中心、长沙海关和长沙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雨花区人民政府(自贸长沙片区雨花管委会)与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具体承建运营,旨在助推中非经贸高质量发展。

自成立以来,基地始终秉持“立足湖南、面向非洲、服务全国”的宗旨,依据相关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工作。2023年,在首个运营年,基地便在全国48个评议基地考评中获评“优秀评议基地”(全国仅5家),2024年又凭借出色表现再次获此荣誉。

雨花区中非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

2024年,《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印发,基地积极响应,聚焦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在技贸措施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全年收集非洲各国技贸通报2500余条,涉及出口额超290亿元人民币,上报通报清单12期,其中重要技贸措施信息89条,为政府部门制定贸易政策、企业调整出口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应对东非五国《DEAS336:2023,脱毛膏-规-碱性硫代乙醇基(第三版)》技术法规时,基地展现出专业实力。通过联动业内龙头企业,梳理技术标准,剖析指标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评议意见,最终产品获东非五国采纳,破除贸易壁垒,助力约1200万元出口产品进入非洲市场,维护了我国企业利益。

未来,基地将继续聚焦非洲国家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规则规制研究,打造技贸措施应用示范基地,以中非标准合作推动经贸深度融合。自贸长沙片区雨花管委会也将加强与基地合作,发挥平台优势,助力湖南产业和对非企业发展,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周游】 【编辑:肖彪】
关键词:中非技贸 雨花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