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支撑县域腾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孟娟
民营经济兴,则县域经济强。
今年以来,浏阳在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征程中,民营经济如同奔腾不息的浏阳河,以蓬勃姿态激荡起发展的壮阔浪潮。全市4.8万家民营企业、约18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构成了经济版图中最活跃的“细胞群”,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为浏阳跨越赶超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链上主力军
驱动产业能级新跃升
翻开浏阳上半年产业发展答卷,每条产业链上都跃动着民营企业的身影。
烟花是浏阳特色主导产业,也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2025年烟花爆竹产品订货交易会上,东信烟花、吉腾烟花等企业推出的10款创意新品惊艳亮相,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吸引四海客商驻足;天空剧院焰火秀场场爆满,离不开浏阳烟花企业在创意研发与技术革新上的持续突破……从单一节庆用品到融合文旅的“现象级IP”,烟花产业的华丽蜕变,生动诠释了浏阳民营经济的澎湃生机与创新活力。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今年1至6月,全市新签约项目85个,新兴产业占据重要份额。
浏阳经开区作为湖南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凭借完备的产业基础和配套平台,已构建起从原料药加工、制剂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6月23日,浏阳举行重点产业招商推介活动,炫景生物小核酸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领医药透皮给药研发、产业化及拟上市总部项目等生物医药项目成功落户浏阳经开区。
谈及深耕浏阳的原因,苏州炫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杜治强表示,“产业集群优势是企业最理想的发展沃土。”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新签约项目19个,其中10个已竣工投产。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浏阳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蓝思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长沙明瑞制药重大创新原料药基地建设项目等入选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充分凸显了民营企业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担当。
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主导的10条重点产业链税收同比增长2.5%,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烟花爆竹、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文旅、智能装备制造、家居建材等产业链产值(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以强劲动能推动浏阳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创新领跑者铸就产业竞争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浏阳民营企业的发展血脉中。
“港股上市”“连续十年登榜《财富》中国500强”……连日来,蓝思科技备受瞩目。作为全球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专家,蓝思科技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近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180亿元人民币,获得有效专利逾2200件,确保了公司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蓝思云”工业互联网更像一张创新网络,辐射50余家配套企业共享发展红利。
从凉果蜜饯到覆盖全品类传统特色零食,盐津铺子以“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身份,用智能化生产模式带动200余家供应链企业同步升级。“坚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式零食行业做大做强,是企业一直坚守的发展方向。”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表示。
在这些领军企业的带动下,“龙头引领、中小协同、梯队发展”的“浏企矩阵”持续壮大,产业创新生态愈发繁茂。
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同样令人瞩目:凌翔磁浮牵头起草我国磁悬浮工业传输领域首个“中国标准”,启泰传感的MEMS压力传感器打破国际垄断,华实半导体12英寸功率半导体填补中部地区空白,高朗烈酒以差异化的品牌发展策略推动国产威士忌畅销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从技术攻坚到标准制定,从品牌突围到全球布局,浏阳民营企业正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
人才是激活创新的基因,在浏阳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年轻民营企业家们正在书写崭新的奋斗篇章。“创二代”黄志鹏带领湖南佳一流体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团队,啃下工业管道阀门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克240余项曾依赖国外的关键技术与工序,让“浏阳制造”在细分领域挺直腰杆;“海归”徐智泉接过父辈创立的“新发现”面食品牌,在坚守匠心的同时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实现从30余名员工、年产1000吨到近百名员工、年产8000吨的跨越式发展。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的人才梯队,让浏阳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营商金招牌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的发展环境好、营商环境优,企业就往哪里“飞”。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多次表示,要全力打造企业礼遇好、办事体验好、承诺兑现好、法治保障好、政企交往好、综合效应好的“六好”营商环境。这既是承诺,更是浏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行动指南。
盛夏时节,走进华纳药厂高端制剂产研基地建设现场,项目主体及园林绿化已完工,室内精装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达28亿元,全面提升企业制剂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得益于浏阳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华纳药厂在浏阳这片热土上完成了三次创业转型,浏阳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更加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华纳药厂的成长轨迹,正是浏阳厚植营商沃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生动注脚。
今年,浏阳纵深推进“万名干部联万企”“千企帮扶”“送解优”等行动,各部门、园区、乡镇(街道)拧成一股绳,为企业强保障、优服务、促发展。截至目前,已精准破解139个企业难题,开展109场融资对接、人才招引、展销促销专项活动,6518家企业从中受益。
园区与乡镇(街道)也通过不断探索,持续擦亮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浏阳经开区打出“政策+基金”组合拳,《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与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联动,以基金招商为“金钥匙”打开新局面;镇头镇创新推出政府搭台出力、企业出资唱戏的“金西模式”,提供代办手续、代建厂房的贴心服务,让入驻企业轻装上阵。
7月14日,湖南赛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金西产业园举行生产线启动仪式。企业负责人江继新表示:“从签约到投产,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踏实。”
各职能部门也在同步发力,市工商联定期举办“浏商大讲堂”,成立“浏金计划”导师团面对面为企业家答疑解惑,帮助民营企业家充电赋能;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通过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评估及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让项目审批流程持续“瘦身”。
乡音乡情更容易催生招商引资“归巢效应”。浏阳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抓手,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浏阳的发展势头和政策诚意,让我想把根扎回家乡。”叮叮懒人菜创始人唐万里是土生土长的浏阳人,在他的推动下,叮叮懒人菜计划投资2亿元在农科园建设预制菜生产基地。
浏阳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止吸引湘商“归巢”,更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近期,倚锋资本在浏阳连续落地多个生物医药项目。“政府说到做到,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这种让企业家站‘C位’的营商环境,让我们看到了长期合作的确定性。”企业董事、总经理李昀谦表示。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今年上半年,在浏阳这片营商沃土上,产业链与营商环境同频优化,民营经济活力在项目落地和企业成长中持续迸发。未来,浏阳将继续紧紧围绕“两个年”建设,以更优沃土厚植发展根基,以更浓创新氛围激活内生动力,推动民营经济以更强劲的势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