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双盆村发挥“三长”力量,种下“金叶子”撑起村民“致富梦”

相链区块链

烟农推着车高兴地进棚领取烟苗。受访者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家文)“开棚咯!”随着李国平的一声高呼,宁乡市灰汤镇双盆村青联组的烟苗培育基地大门应声打开,数十名烟农在镇人大代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指挥下,推着车高兴地进棚领取烟苗。

  今年,双盆村烟苗培育基地共为灰汤镇培育烟苗120池,共计1.4万余盘,可供1500余亩地栽种烟叶。

  李国平是双盆村烟叶专干,也是村里的一名“邻长”。早在发放烟苗之前,双盆村党总支便动员部署“三长”分片联系烟农户,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发放烟苗的日子,“三长”更是早早来到烟苗培育基地,守在大棚清数、装车,充分做好对接工作。

  “烟叶工作是灰汤镇人大重点抓的民生事项,双盆村晒黄烟种植历史悠久,栽种条件优渥,去年陕西中烟集团更是将青联组烟叶基地定为示范基地,经过多年摸索,如今,双盆村已形成了一套以小技巧省工、二次起垄、烟稻轮作、土地集中流转的模式,绿色的烟叶也就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叶’。”宁乡市人大代表汪小林说。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烟苗移栽迎来“黄金期”。领到烟苗,老烟农杨安学便开始在烟田里忙碌起来,只见他将移栽器插入隔膜之中,随后便提着桶将烟苗放入移栽器,一合一提便完成了移栽。“考虑到用工和时间成本,我现在都是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凭借这种方式我这50来亩田3天就能完成移栽。”有着22年烟叶种植经验的杨安学靠着自己总结出来的“土办法”,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也陆续吸引了30余名烟农跟他共同种烟。去年,尽管遭遇了恶劣天气,杨安学家仍实现了22万的纯利润,一片片“金叶子”撑起了他的“致富梦”。

  移栽时,“三长”们便开始穿梭于各烟农的田间地头,指导栽种技术、联系用工需求,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熊家湾组烟农户黄友良去年开始种烟,方法和流程都不太熟练。了解到这一情况,驻村第一书记胡剑锋和“片长”刘敏多次上门指导其栽种技术和晒烟技巧。

  “今年,双盆村充分将‘三长制’工作融入烟叶生产工作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号召党员积极投身村级生产建设中,努力帮助烟农户解决请工难的问题,晒黄烟面积在原有660亩的基础上扩产至750亩,发展烟农户47户,预计今年烟叶产值能突破6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400余个。”双盆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黄海华说。

【作者:颜家文】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烟叶 芙蓉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