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造”让鸟类迁徙不再神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斌)日前结束的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上,来自中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鸟类生态、行为、演化、保护与监测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在大会上,长沙环球信士自主研发的IoB(Internet of Biology)生物物联网系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
IoB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超轻型追踪器、智能通讯基站和云端数据平台,打造出一个强大而精准的鸟类迁徙追踪体系。公司透露,未来三年(2026–2028年)将在长江、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增设2000台IoB基站,实现对国内主要鸟类迁徙路径的系统化覆盖,使得鸟类迁徙不再神秘。
每年两季,无数候鸟穿越山川、跨越大海,踏上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它们如何准确地找到迁徙路线?幼鸟又如何从亲鸟那里获得这条生存之路的信息?事实上,鸟类的迁徙不仅仅关乎生态保护,也密切关联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禽流感疫情提醒人们,鸟类的迁徙路径和病毒传播紧密相关,掌握迁徙规律能帮助人类更有效地防控疫情;航空飞行区域与鸟类迁徙路线的重叠,掌握鸟类飞行通道也为飞行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尽管人类一直试图解开鸟类迁徙之谜,但受限于技术瓶颈,特别是对体型较小的鸟类,人们过去很难实现精准的高频率数据监测,研究成果也相对碎片化。
为解决这些难题,环球信士自主研发了IoB生物物联网系统,融合了反向定位、无线电传输、卫星定位等多项前沿技术,填补极小型鸟类迁飞数据空白。IoB智能基站其信号覆盖范围最远可达30公里,当佩戴0.45克超轻标签的鸟类进入基站覆盖范围,标签将自动感应并完成“身份打卡”。基站随即接收信号,将打卡数据实时回传至数据中心。经过平台处理,化为个体的活动轨迹与栖息地等可视化数据,其功耗仅为卫星定位技术的千分之一,而设备轻至0.45克,无光续航长达一年,有效解决了极小型鸟类追踪设备重量与续航难题。
截至目前,环球信士IoB该系统已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关键节点部署200余台基站,初步建成跨国协同的监测网络。
“下一步,公司计划于2026至2028年间在长江、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增设2000台IoB基站,实现对国内主要鸟类迁徙路径的系统化覆盖。”环球信士负责人在第十八届中国鸟类学大会上宣布。
据了解,11年前,由周立波带领的湖南城市学院教师博士团队在长沙高新区成立环球信士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公司已研制40多款野生动物卫星追踪终端,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澳洲等地,让全球各国都用上了野生动物卫星追踪终端的“中国造”。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