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京城,北大学子选择长沙“中关村”创业|来长沙 创未来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斌 通讯员 朱莉)两天前,湖南476家用人单位带着近1.5万个岗位,走进北京大学,开启“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专场招聘会。而在这之前,早已有一位北大学子——至乐科技董事长兼CEO蒋宇,用一场从北京到长沙的创业实践,在湘江之畔用他的经历写下自己的“回信”:长沙不只是“房价低、教育好、医疗方便”,更是一个能让你沉下心来做事的地方。

蒋宇(左一)与同事一起研究工作。长沙晚报通讯员 朱莉摄

不到一个月完成公司“转移”

日前,在湖南湘江新区中电软件园的办公室里,至乐科技董事长兼CEO蒋宇刚结束一场产品演示,额头上还带着细汗。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说起创业,我就有点激动,有点收不住。”

“回来创业,这个选择真的有‘蛮香’。”这位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用一句地道的长沙话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选择把企业的研发中心从北京搬到长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本来就是湖南人,对湖南的感情很深;另一个是,湖南的高等教育资源很优秀,有三所985、四所211,而且整体的人力成本比一线城市低得多,更适合年轻人创业。”

2012年,蒋宇从北大毕业后创办北京康摩科技有限公司,从软件外包起步。2017年,他成立北京至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年后,他响应湖南“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决定返乡创业,将研发中心落地长沙。

从筹备到落地,整个过程快得出乎他的意料:“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的办事效率很高,我们从迁移到在中电软件园正式办公,一个月内全部搞定,而且享受众多扶助。”

“像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这边,我们企业不仅享受到了20万元的柳枝行动的现金支持,还有额外场地的房租补贴。我们公司现在210平方米左右,政府足足补贴了一半的房租。” 他顿了顿,介绍道:“湖南湘江新区对我们这样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服务非常及时到位,政策配套也很扎实,是实打实地帮你解决问题。”

采访中,他不止一次提到湖南湘江新区:“我自己在北京也创过业,打个比方,我觉得湖南湘江新区的中电软件园就像是长沙的‘中关村’。这里的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企业聚集,产业生态很好。”

看重长沙制造业和IT发展土壤

至乐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软件研发、大数据处理及区块链技术研究的科技型企业。业务覆盖智能工厂的物流执行系统、智慧视频软件的数据采集系统、成本与薪酬管理系统、智慧校园的教师管理系统等多个领域。 

“我们现在对于产品效率和迭代开发这块,在业内的技术还是比较领先的,比如我们跟中国人寿财险合作时,就通过自主的技术研发,结合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对保费精算做了提效和精准度的优化。这在以前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工作的提效是过去很难想象的。”蒋宇告诉记者。

目前,至乐科技服务的客户包括中国人寿财险、腾讯、北京大学、广州地铁等,但落地到湖南长沙,他们尤其看重“制造业和IT的发展土壤”。

“长沙的制造业基础很好,我们想在工业软件这个领域发力,比如MES系统、LES物流系统,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蒋宇介绍,至乐科技目前已在长沙突破千万元营收,员工二十余人,明年预计扩展到40至50人。

长沙是能沉下心来做事的地方

谈到未来,蒋宇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国内。

“我们正在加紧布局海外项目,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湖南本身有中非经贸论坛这样的平台,我们也接触了安哥拉、赞比亚这些国家,看能不能把国内的先进软件引过去实施。今后,我们将聚焦‘AI+To C’领域,然后寻找机会筹备融资上市。”蒋宇信心满满。

2024年12月,湖南省曾与北京大学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北学南传、湘才北上”的双向奔赴。

而对蒋宇来说,这场合作早已在他身上发生:“从北大到湖南,从读书到创业,我走了一个圈。但这个圈,是开放的、是循环的。” 

采访尾声,记者问他有没有话想对北大的学弟学妹说。 

他想了想,语气诚恳:“湖南长沙不只是‘房价低、教育好、医疗方便’,更是一个能让你沉下心来做事的地方。我们团队里不仅有很多湖南籍的员工,也有不少从北京、深圳回来的技术骨干。包括我现在很重要的合伙人和运营总监,都是北京大学的校友。” 他笑着说:“最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种‘搞得了硬科技,也过得好小日子’的平衡感。如果你们也想创业,想来点‘实在的’,欢迎来长沙看看。这里不像北上广那么‘卷’,但绝对够‘劲’。”

【作者:周斌】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创业 就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