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迎来“双引擎”,“一院一基地”落地天心经开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湖南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再添“双引擎”。9月22日,“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授牌暨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天心园区揭牌活动”在湖南大数据交易所隆重举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湖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入新阶段,将为数字湖南建设注入新动能。
成立省数据要素研究院,打造“湖南样本”
活动现场,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正式成立,将聚焦数据产权界定、资产化评估与跨境流通试点,通过数据要素创新应用,为湖南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研究院同时推动“国家算力网试验场”与“数据资产入表”两大标杆项目落地长沙,为湖南数据资产化探索提供实践样本。
“研究院定位为‘立足湖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型市场化研究机构’,承载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湖南建设的重要使命。”现场,北京国信中数总经理展钰堡介绍了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的组建情况,该研究院将采用“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省市区共建”机制——由北京国信中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专职运营机构,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等股东单位组成。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长沙在数据要素应用领域走在前列——2024年获评亚太领军智慧城市,2025年斩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金奖,在全国首批数据标注优秀案例中占据3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从基础设施到技术应用,从政策试点到产业培育,长沙已形成“基础牢、创新强、场景多”的数字产业格局,为数据要素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天心区人民政府、天心经开区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签署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协议,共建“算力网络+标注生态”示范区;天心经开区与湖南吉利汽车职业学院签订产教融合协议。长沙市智能标注公共服务平台的正式发布,将为标注企业提供算力调度、技术支撑、标准规范等一站式服务,破解行业效率瓶颈;“长沙大学生数据标注职业技能竞赛暨数据要素赋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活动”启动,为数据产业培育后备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琳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主题进行授课。
天心经开区为何成为数据要素平台落地“优选地”
现场,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天心园区正式启用,将成为天心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心区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汇聚60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0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答卷”。
目前,天心经开区已构建起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一个数据网络安全大脑、两大算力中心、八大数据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是首批湖南省数据产业集聚区。
作为长株潭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天心经开区凭借扎实的数字产业底座、开放的发展格局与强劲的创新动能,成为湖南省数据要素研究院与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天心园区的“承载高地”。
此外,天心数谷作为重点产业载体,已集聚一批数据服务、人工智能企业,在数据场景创新、企业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能为研究院开展理论研究、标注基地推进产业落地提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撑。
“天心经开区将以‘一院一基地’两大平台落地为契机,持续加大数字经济投入,打造中部一流、全省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示范高地。”天心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宇在活动中表示,园区有基础、有能力、更有信心,更好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带动产业发展。
据悉,天心经开区已制定了阶梯式发展目标,到2030年,将打造“数据集生产+智能算力供给+算料交易”三核联动生态,实现“数据采集-标注处理-价值转化”的全产业链覆盖,建成全国数据标注产业创新标杆。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