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碎片映出的星光 ——读杨里昂《星城艺文忆往》
胡宇
杨里昂先生曾经长期在长沙市文联工作,其新书《星城艺文忆往》收纳的均是与文艺界有关的往事和回忆。文风朴素平实,让我想起“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之句。书中记录的一些细节读来颇令人感慨。
比如记录周世钊先生的一件小事:20世纪60年代初,周世钊先生时任湖南省副省长,杨里昂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因为诗词关系,两人有一些文字之交。1964年春节,长沙市文联组织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杨邀请周世钊先生出席活动并演讲,周世钊欣然答应。活动前一天,长沙大雪,原拟计划参加诗会的老同志们因风大雪深无法参会。杨里昂十分着急,情急智生,想到了向周世钊借车去接老同志们,因为副省长有一辆专车。想到做到,他直接赶过去陈说,周世钊非常爽快答应了。等到分批将老同志们接到会场,再去接周世钊时,车子陷在雪地耽搁了时间,周世钊怕赶不及,自己步行到了会场,棉鞋棉袜全湿了。事后,杨里昂去解释原委,周世钊反过来安慰杨受累了。
还有一则记叙时任省作协主席蒋牧良的事:长沙市文联准备组织青年文学讲座,杨虽然知道蒋老正在赶一部长篇小说,拟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但还是试探性去邀请。蒋牧良得知来意,大为支持,并说:“举办青年文学讲座是好事,莫说你们来请我,就是不请我,我得讯了也会自己找上门来讲的。”蒋牧良这次讲座盛况空前,非常成功。想到前期准备、后期整理耗费了蒋老很多时间和精力,当年下半年举办第二期文学讲座时,杨里昂便准备不再惊动他。谁知蒋老竟然真的自己找上门来了,主动提出,要赶在下乡采风之前的几天空闲,再给文学青年们讲一次。
书中第一辑《春风夏雨》收录的都是此类老前辈们的故事。老一辈文艺家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艺术传承和青年培养的珍视与责任感让人无比动容。无论周世钊先生,还是蒋牧良先生,或是书中写到的周立波先生、康濯先生等,他们既是文人,也是领导,但都没有一丝“官威”的傲慢,没有权衡得失的任何犹豫,有的只是对文学艺术的敬畏,对文化活动本身的尊重,以及对提携青年后辈的赤诚。
第二辑《湘滨梦痕》、第三辑《艺海钩沉》收录的是与湖南特别是与长沙有关的一些文化活动,基本源自作者的亲历,读来有很多惊喜的发现;第四辑《浇花人语》收录的是杨里昂先生为人作的部分序或是评论,正可见一个专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文艺工作者的风范。
该书整理之初,杨里昂先生有过犹豫,怀疑是否有出版的价值。我翻阅全书后心想,幸好还是出版了,否则,我就没法读到让我感触良深的诸多真实往事了。这些随手记录的文艺界往事碎片,像星星一样散发着光芒,随着时间的演进,将会更加明亮。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