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胡子老师(有声)
......(节选)
作为文学爱好者,更早是从阅读胡子老师的诗文中获取收益。清新有味的新乡土诗自不必说,我最记得他在晚报开设专栏,写到一个乡野传闻,其中有副对联至今记忆犹新。“白面郎君穿绣花鞋起猫公罩,红粉佳人睡鸳鸯枕打猪婆鼾”,活脱脱一篇笔记小说的成色就出来了,“猫公罩”“猪婆鼾”的用词,只有出身乡土扎根民间的作家才会运用自如,毫无顾忌。而个中意味,也只有本乡本土的读者更能体味,看后或会心微笑,或大笑开怀。
相处久了,就知道胡子老师是老顽童,真性情。对于不喜欢的人和事,绝对会脸转过去,屁股也转过去,没有半点作伪。胡子老师不怕寂寞,躲进小楼成一统,独来独往,读书绘画写作,各有成就。胡子老师害怕寂寞,隔三岔五喜欢喊几位相得的友人,吃饭喝茶洗脚,做有人间烟火味的俗事,不装半点风雅。用他本人的话说,年轻时经历过那么多人和事,意气风发过,声色犬马过,过了天命之年后,就不再折腰,不再艳羡,可以我行我素不逾矩了。无须假以辞色,他有句戏言,与其和有的人浪费时间说场面话,不如和洗脚的乡下小妹聊聊家常。
于我,胡子老师亦师亦友,常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有所得。某次,我为了要否兼任一区级社团组织的负责人而踌躇,他一语点醒道:人不要务虚名而吃实亏,你缺平台还是缺名声?为文方面,他也总是恰到好处地鼓励和点拨。很久以前,胡子老师送给我让他声名鹊起的《书虫日记》,当初我曾笑问,何时能把我也写入日记中?他笑得胡子一颤一颤道,你早就是我的书中人物了。现在过去这么多年,我还常拿此事来鞭策自己,为文为人都要有个性和坚持,不要让胡子老师看不来,不愿记到《书虫日记》中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