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天心区少先队“三微”比赛举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3日讯(实习生 刘新梅 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一朵胜利花传承红色基因,陶瓷劈刀解读新时代“科技绣娘”,对话素纱单衣探寻文物保护的科技密码……11月12至13日,由天心区少工委、区教育局主办的第九届“创新杯”少先队微队课、微队会、微团课(简称“三微”)竞赛区级决赛在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举行。一堂堂精彩的队会、队课、团课紧扣时代主题,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红色传承等丰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

本届竞赛以“强化思政引领 筑牢育人根基”为主题,历时近一个月,经过各片区的精心选拔,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59名优秀辅导员代表同台竞技,决赛现场,精彩纷呈。

在“微队会”赛场中,黄鹤小学六中队的少先队员们以云南白药的国家保密配方为切入点,用四个篇章层层深入主题,通过情景剧再现了创始人曲焕章宁死不屈、守护配方的感人历史。队员们还结合政策解读和实地访谈,将小药瓶背后的大民生娓娓道来。

寻访老兵,排演课本剧,与抗战英雄“隔空对话”……铜铺街小学向日葵中队的“胜利花儿向阳生”主题队会,以胜利花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与英雄对话”环节,队员们手抚胸前的胜利花,齐喊出“胜利花开向阳生,抗战精神我传承”,誓言铿锵,情怀真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微队课”赛场上,青园梓枫小学的队员们走进雷锋纪念馆,深入了解“加减乘除”符号带来的“爱国、勤俭、友善、团结”的好品质;沙湖桥小学的队员们寻访第二套人民币背后的匠心故事,让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围绕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辅导员们用儿童化的语言、精巧的互动设计,将“大道理”转化为少年儿童易于理解的小故事,十分钟的课堂既紧凑又富有感染力。

在“微团课”赛场上,中学辅导员们各展所长,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一个个生动故事。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北校区的团员们以“科技绣娘”陶瓷劈刀为切入点,探究这项关键技术如何被攻克,让“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在心中扎根;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的学子则捧出“半条皮带”的故事,讲述红军战士宁肯啃皮带充饥也要留下半条见证胜利的感人细节,引发对“新时代长征路”的深刻思考。
“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方向的引领。”一位参赛辅导员在赛后深有感触地说,“‘三微’竞赛这个平台,督促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地做好孩子们的政治启蒙工作。”

与往届“三微”竞赛不同,本次竞赛由湖南省吴海芸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天心区胡文叶中学德育名师工作室、天心区邵婷小学德育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协办,既是天心区广大辅导员的一次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交流活动,又是湘桂(长沙市、南宁市、柳州市、梧州市、常德市、郴州市)六地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长株潭思政一体化发展联盟研讨活动,通过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的作用,搭建起多区域少先队辅导员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创新发展。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