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重点任务!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部署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日前,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对全面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作出系统部署。
构建贯通育人体系,按学段精准培养
改变“一刀切”模式,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精准设计培养路径:小学低年级通过游戏化场景激发好奇心;小学中高年级在“做中学”中建立跨学科联系;初中围绕真实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高中则侧重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建设融合课程生态,变革教学方式
打造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科技课程新生态,强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内容。教学上倡导“一校一策”,推广项目式学习,探索“科学家+教师”的“双师课堂”和元宇宙“未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能力。
强化教研引领,推进综合评价改革
组建专门教研队伍,开展跨学段衔接研究。评价改革是重中之重,将开发“科技素养数字画像”,追踪学生创新能力成长,严禁简单以考试片面评价。科技素养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内容,并建立覆盖教师、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评价机制。
开发多样资源,建设实践环境
重点加强科技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科技馆、重点实验室向中小学生常态化开放。同时,推动数字赋能,建设线上“科技教育社区”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打破学习时空限制。
建强师资队伍,推动家校社协同
在“国培计划”中向科技教育教师倾斜,支持高校培养科技教育硕士。推行“学术+产业”双导师制,鼓励教师到高新企业挂职。构建区域科技教育合作网络,实施“家庭科技教育赋能计划”,并严禁以科技教育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
深化国际交流,提升全球影响力
发起“‘一带一路’科技教育共同体”倡议,创办全球青少年科技创新博览会。实施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选派教师赴名校访学,并通过“云课堂”向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经验。
《意见》明确,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课程教学、评价保障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到2035年,全面构建科技教育生态系统,项目式、探究式、跨学科教学普遍应用,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