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不止 “摆桌子发传单”,长沙校园社团招新玩出新花样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开学一个月,长沙校园很热闹——从小学的“艺术微舞台”到普通中学的林荫道招新多元展演,再到职业高中的实操展台,一场场社团招新活动覆盖全学段校园。乒乓球的清脆碰撞、3D模型的科技魅力、非遗剪纸的传统韵味、街舞的动感节拍,是兴趣的集结,也构建起了从“兴趣启蒙”到“特长深耕”、从“全面覆盖”到“个性发展”的全龄段青春成长生态。
学段分层:构建全链条社团成长矩阵
长沙校园的社团布局,早已突破“一刀切”的单一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需求,打造分层递进的社团矩阵,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配的成长空间。
小学社团以“启蒙感知、全员参与”为核心,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兴趣的边界。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崇德小学的 “崇德小剧场”是校园里的“明星平台”,三年间举办近百场演出,涵盖声乐、舞蹈、器乐12个类别,2000余人次登台展示。招新现场,轮滑社团的少年脚踏“风火轮”穿梭演示,葫芦丝精英班的悠扬旋律萦绕校园,近200人规模的民乐团前更是排起长队——这个曾斩获全国红色交响音乐展演示范乐团的社团,成了孩子们追逐艺术梦想的起点。长沙砂子塘小学和智校区的招新则像一场“艺术集市”,剪纸社团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舞蹈社团的老师带着孩子跟着节拍扭动,该校社团参与率连续三年达98%以上,学期末的“糖粒子社团汇报”早已成为家长期待的校园文化盛事。
中学校园里,则以“多元精准”助力个性成长进入中学,社团从“广泛启蒙”转向“精准匹配”,既覆盖全维度需求,又聚焦特色发展。
上周长郡中学的校园大道上,30余个社团沿道设摊,各展所长:街舞社的随机舞蹈秀引发阵阵欢呼,HUNK乐队的合唱让全场跟着律动,军事社的特色装备展示吸引好奇目光,围棋社的对弈氛围静谧专注,植研社的植物标本制作充满趣味。该校学生工作处老师介绍,社团参与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从人文到科学,从运动到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精神角落”。
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则构建了“展演+体验+宣讲”的立体招新模式:场外游园区,天文社用星图讲解宇宙奥秘,长跑社组织趣味体能挑战,模拟联合国社开展迷你辩论;舞台上,音乐社的歌声与琴音交织,舞蹈社的灵动舞姿点燃全场,戏剧社的独角戏引人共情;后台宣讲区,源点心理社分享情绪疏导技巧,青志协讲述志愿服务故事。“从科学探索到人文关怀,在这里总能找到同频的伙伴。”新生李同学一口气报名了天文社和戏剧社。
以“产教融合”实现兴趣与技能双赢,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则将“职业特色”融入社团基因,走出了一条“兴趣+技能”的独特路径。在9月24日的招新大会上,20个校团委学生会部门与社团共同亮相:既有乒乓球社团的现场对垒、器乐社团的即兴演奏等“通用兴趣类”社团,更有数字设计社团的3D模型展示、汽车维修社团的实操讲解等“职业关联类”社团。“看着学长拆解汽车零部件,讲解发动机原理,我既觉得有趣,又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更有信心了。”新生王同学在汽车维修社团摊位前咨询许久,果断填写报名表。该校团委负责人表示,社团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兴趣探索中提前接触专业技能,“让爱好成为职业发展的‘垫脚石’”。
创新形式:沉浸式体验激活青春动能
不同于传统 “摆桌子、发传单”的单一招新模式,长沙各校的社团招新更注重“互动感、体验感、参与感”,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社团魅力,主动拥抱兴趣。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数字设计社团成员现场操作软件,将3D模型从屏幕投射到展示板上,引得围观同学频频惊叹;汽车维修社团的学长手持工具,拆解汽车零部件,还邀请感兴趣的同学上手尝试简单操作。“光听介绍没感觉,亲手拧一下螺丝,才知道这个社团有多酷。”参与实操的新生张同学说。长塘里崇德小学的民乐团则开放乐器体验,孩子们可以拿起笛子试吹,触摸古筝的琴弦。
场景互动也让招新变成“青春嘉年华”。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的招新现场,音乐社演唱时邀请台下同学上台合唱,舞蹈社发起“10秒学动作”挑战,天文社带来便携式望远镜让学生现场观测星象,军事社设置“装备穿戴体验”环节。“原本只是陪同学来,结果被互动环节吸引,不知不觉就报了名。”新生陈同学笑着说。长郡中学的招新同样充满生气:街舞社成员随机邀请路过同学斗舞,HUNK乐队根据点歌即兴演奏,围棋社摆开“车轮战”邀请师生对弈,植研社把培育的多肉植物作为“互动礼品”……
育人内核:以社团为载体践行五育并举
热闹的招新背后,是长沙教育以社团为抓手,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校园日常的深层思考。从社团设计到活动组织,每个环节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在服务与责任中培育担当志愿服务类、管理类社团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校团委学生会设置“校园服务岗”“活动策划组”,让学生在组织活动、服务同学中增强责任意识;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的青志协计划开展社区助老、环保宣传等活动,招新宣讲时,学长分享的“为老人拍全家福”故事,让不少学生红了眼眶;长郡中学的植研社则将 “校园绿植养护”纳入活动计划,“通过照顾植物,学会责任与坚持”。
招新落幕,社团活动的大幕才刚刚拉开。长沙各校也通过资源支持、成果展示、机制保障,让社团成为学生长期成长的 “第二课堂”。
长塘里崇德小学构建“家校社・美育共同体”,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接受专业指导;长沙汽车工业学校计划定期开展社团成果展、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则将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节相结合,让兴趣在更广阔的平台延伸;长郡中学的社团则实行 “学长带新” 制度,确保活动持续传承。“社团不是‘一时热闹’,而是要成为学生成长的‘长期伙伴’。”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学生工作处副主任王警可的话,道出了长沙校园社团的育人追求。
从小学的“第一次登台”到初中的“第一次实操”,从职业高中学校的“第一次接触专业”到普高中学的“第一次辩论”,长沙校园的社团招新,不仅是一场兴趣的集结,更是一次“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