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2025级“萌新”画像:最大年龄差32岁,同名同姓“组团”报到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实习生 何芊芊

  开学的钟声已经敲响,来自五湖四海的“萌新”们将汇聚三湘大地,开启人生新篇章。日前,湖南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自家2025级新生大数据,数字背后,不只是冷冰冰的统计,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青春画卷:有人天南地北相聚一堂,有人因同名同姓不得不“自带编号”,还有人和学校“撞生日”,冥冥之中自带缘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湖南高校新生,到底藏着多少有趣的故事吧!

  男女比例:工科“铁血男团”,文艺“巾帼扎堆”

湖南工商大学新生男女比例

  性别分布永远是新生最关心的“话题榜”。

  在湖南工商大学,新生男女比例约为1:1.17,看似均衡,却在学院和专业上“分道扬镳”:计算机学院是男生主场,而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则是女生天下。再细分,新工科+新医科是男生略多,新商科和新文科却是女生压倒性优势。

  长沙学院的情况更为鲜明:舞蹈学专业女生比例高达92.11%,而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男生比例则有96.43%,堪称“单性别专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萌新”整体男女比约为2:3,而长沙师范学院则“女生碾压”,男女比例1:2.12,外国语学院甚至达到“七个女生配一个男生”。看来,文科、师范类依旧是姑娘们的热土,而工程、机械依旧是男生的“根据地”。

  年龄差异:最小的15岁,最大的50岁

  青春的年纪并不只有“标准版”,新生的年龄也并非一律,既有刚满15岁的“小萌新”,也有跨越年代的研究生。

  湖南农业大学的本科新生主力是“2007年生”人,年仅18岁;而在研究生新生群体中,最年长的“1975年生”和最年轻的“2007年生”,相差32岁,堪称“跨越时空的同窗”。

  湖南女子学院也有年仅15岁的“00后尾巴”加入校园,成为全校“最小萌新”。长沙学院的年龄跨度同样惊人:最小的2009年生,仅16岁,最大的则是2001年生,已经24岁。

  无论年龄大小,他们都将在课堂、实验室、社团中擦出思想火花,形成独特的学术与生活氛围。

  星座争霸:天蝎座继续“称王”

长沙学院新生数据

  如果说哪个星座最能撑起“校园王者”的称号,那非天蝎座莫属。

  在湖南工商大学这届新生里,天蝎座以648人的庞大数量力压群雄,成为最强星座。湖南女子学院里,天秤、天蝎、处女紧随其后,堪称“三强争霸”;长沙学院的狮子座人丁兴旺,有444位同学,在未来的社团舞台上注定要闪闪发光。

  撞生日:同一天的喜悦,开学就遇“集体蛋糕局”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25级新生数据。

  “同月同日生”是大学里最有意思的缘分。

  湖南工商大学的2007年8月8日这一天,就有27位新生同学同日出生;湖南女子学院有五个日子(如2月28日、5月8日)都聚集了12位“生日党”;长沙学院则在8月25日、6月18日等日子,各有19名同学共享生日蛋糕;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8月28日,更有27位同学“集体庆生”,不输任何社团活动。

  说不定,军训场上可能就会出现“同生日互道祝福”的温馨一幕。

  姓氏与同名:小李小刘“满操场”,同名请加备注

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姓氏大家庭。

  湖南高校的校园里,永远不缺“姓氏大军”。

  在湖南农业大学新生里,李、刘、王、张、陈稳居前五;湖南工商大学的李姓“萌新”更是达到567人;长沙师范学院同样“李家军”占据C位,有197位新同学。

  至于同名同姓,那就更有趣了:这届新生中,长沙学院有4位李欣怡、3位高子涵;湖南女子学院的4位张欣怡会不会在新生报到时相遇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是有多组“同名四胞胎”——刘湘、李鑫、张鑫、杨杰、李思琪这些名字都出现了4次。想象一下,点名的时候,老师喊一声“李鑫”,同时有四个脑袋抬起来,场面一定颇为欢乐。

  民族团结:五湖四海,百花齐放

长沙师范学院萌新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湖南高校向来是多民族共学的缩影。

  在湖南工商大学,共有22个少数民族新生,其中土家族、苗族、瑶族占前三,但也有傣族、哈尼族、傈僳族、毛南族这样“一枝独秀”的身影。

  长沙师范学院这届新生中有土家族123人、苗族99人、侗族38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民族更为多元,土家族、苗族、瑶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新同学一家亲。

  这种多民族的交融,也让校园生活多了一份绚烂色彩。

  生源分布:湘妹子占多数,远方的你最特别

  无论哪所学校,湖南本地生源依旧是大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6330名新生中,就有5729人来自湖南。

  不过,也有不少“远道而来的风景”:湖南工商大学的广西新生人数居省外之首,江西、河南紧随其后;湖南女子学院的新疆新生高达95人,排在全国第二;长沙学院则在江苏、湖北、浙江都有“百人大军”。

  这些跨越山海而来的同学,将与湖南本地学子们共同谱写青春新章。

  数字背后,是一张张笑脸。从姓名到生日,从星座到民族,这些跃然纸上的数字,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萌新”群像。

  未来的四年,他们将把操场、图书馆、实验室变成梦想的舞台,把缘分、努力、欢笑与汗水一起写进大学的篇章。愿这些“萌新”们在三湘大地收获成长,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张炎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湖南高校 新生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