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破题”!全国教育大咖长沙共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梁文婷)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厚植创新基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今日,作为学校120周年庆典重要活动之一,2025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湖南师大附中举行,来自全国教育领域的领导、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分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案例,为全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次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明德云学堂联合主办。活动为期两天,将围绕“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惑与实践”等内容开展,包含10场主旨报告、一场主题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大家谈》的圆桌会议、九大学科18场课例展示。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回应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急切需求。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教育生态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既是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破除“千校一面”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湖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谢永红主持开幕式时表示,“站在教育变革的时代坐标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认识到: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支点。”恰逢湖南师大附中迎来120周年校庆,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队,学校既要深耕育人沃土,让每颗种子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方式;更要勇攀创新高峰,为拔尖人才搭建直抵星辰的阶梯。
校长黄月初介绍,此次高峰论坛聚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与难点,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响应“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以高中多样化发展回应普通高中发展新路径;探索“学段衔接”“学校协同”“学科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新实践;依托湖南师大教育学一流学科优势和附属中学“建设研究型高中”的学术治校新范式,构建“师范引领+高中创新”的协同平台,为普通高中协调、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湖湘基础教育智慧。
明德云学堂创始人、董事长黎明表示,本次论坛集众智、汇众力,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等10位大咖名家将以主旨报告形式系统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内容、阐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考、分享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策略,观点深邃、内容广博。
同时,围绕“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这一关键议题,重庆市育才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来自省内外的7所中学名校校长圆桌畅谈,分享办学育才智慧,在思想碰撞中共探教育发展之路。
湖南作为教育大省,始终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兰勇表示,湖南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依托高校、高新企业等资源,构建了“校内外协同、学段衔接”的培养体系。这次论坛希望各位专家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导向,为基层学校提供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实现校际与区域协同,共同推动高校、高中与义务教育深化合作,打破学段壁垒,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表示,本次论坛是一次让教育者静下心来思考、交流经验、凝聚智慧的盛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抓起,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他指出,论坛的举办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