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沙建设特教学校9所,首个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正式揭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曾桂林)2023年,长沙将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其中就包括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或普特融合学校9所。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打通服务特需儿童“最后一公里”,近日浏阳市张素平特殊教育工作室授牌暨首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据悉,这是长沙各区县首个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
浏阳市教育局在长沙各区县率先成立了以培养融合教育教师团队、宣导融合教育政策、营造融合教育氛围、服务特需儿童为主旨的特殊教育工作室。
研修活动现场,来自32个教育发展中心从事随班就读教学的教师讲述了各自的困惑:关口街道金钩小学吉绍丽老师为班上一名轻度智障儿童扰乱课堂急火攻心,集里街道长南路小学张琼老师亟需了解听障儿童的教育策略,道吾小学资源教师林超一心想让脑瘫孩子走得更稳更快……他们找名师团队寻求帮助。
首席名师、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素平倾听了老师们的困惑后,分享了自己从事特殊教育26年的成长与幸福。浏阳是全省较早开办特殊教育的地区。2003年,学校开始了特殊教育职业课的探索,张素平结合盲聋生生理特点和兴趣特长,开设了美容美发、足浴、盲人按摩等多门职业课程。她作为教学负责人,亲自上阵,挑起了“聋生美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重任,亲自学练美发技术后再教学生。张素平带着的这一百多个学生,都获得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实现了100%就业率。“办好特殊教育,让每个特殊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2016年学校启动了送教上门工作,张素平又带领老师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和实践。2019年以来,张素平名师团队已指导普通学校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200余次。
在活动现场,张素平为大家解读了国家关于特殊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介绍了工作室的目标和三年规划,表示将精选研训内容,创新研修形式,构建普特融合研修共同体,努力提高融合教育质量,促进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今年长沙市力推让残疾儿童享有适宜融合的教育,将出台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落实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普特融合学校建设任务,降低送教上门学生比例,推动融合幼儿园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特教部或特教班。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