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克!环球信士“黑科技”随海燕横跨大西洋,实现美洲市场重要突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5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傅斯敏)一只仅重200克的海燕振翅掠过巴西海岸,它背上2.7克的HQBG1202型追踪器正稳定地传回位置数据——这枚相当于其体重1.1%的“新区智造”,是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环球信士”)自主研发的背负式野生动物追踪器,专供全球科研机构与国家公园、保护区使用。
近日,记者获悉,环球信士正式宣布与美国奥杜邦海鸟研究所(Audubon Seabird Institute)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普通燕鸥于美国与巴西之间的跨洋迁徙路径追踪试点项目。此次合作将依托HQBG1202型GNSS+4G追踪器,首次在该迁徙廊道实现高精度、高密度的点位采集与行为记录,标志着环球信士产品在美洲市场的重要突破。
奥杜邦海鸟研究所隶属于美国国家奥杜邦协会,作为全球海鸟保护与研究的权威机构,其在海鸟环志、栖息地监测、迁徙模式解析等方面拥有近百年积淀与大量高影响力成果。研究所长期关注水鸟种群动态、生态健康与栖息地保护,其发布的数据与报告常被国际学术界和保护组织引用。
据环球信士技术负责人介绍,为最大限度降低对鸟类行为的影响,业界普遍建议追踪器重量不超过鸟类体重的3%。HQBG1202严格遵循这一标准,整机重量仅2.7克,可安全用于体重90克以上的小型鸟类,背负式设计进一步减少了飞行负担。
在美国科学家为HQBG1202型追踪器的高频定位能力惊叹时,很少有人知道这项技术的孵化地位于长沙的湖南省动物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依托环球信士获批设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外设备垄断市场,通过代理买到的追踪器都要5万元。”中心主任、环球信士董事长周立波博士回忆道。当时他在高校做洞庭湖小天鹅生态研究,因进口设备过于昂贵且拿到的还是二手数据,愤而带领团队自主攻关。
当年的研发难度远超预期,一根绑鸟绳就筛选了数百种材料,耗时两年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最终突破3%体重的国际极限标准——将追踪器重量压缩至鸟类体重的1.5%。目前,2克级产品已量产,1克级正在测试。
奥杜邦海鸟研究所保护科学总监Dr.Donald E.Lyons表示:“我们非常看好与环球信士的合作。HQBG1202所提供的高密度位点和同步行为记录,将极大丰富我们对普通燕鸥迁徙生态的认知,帮助保护关键栖息地,并前所未有地还原普通燕鸥在迁徙途中的停歇、觅食与飞行行为,为评估关键保护点和制定生态管理方案提供坚实数据支持。”Lyons博士的肯定,体现了这一项目在海鸟迁徙研究与保护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未来,环球信士与奥杜邦海鸟研究所将逐步扩大样本规模与研究范围,不仅在普通燕鸥项目上深入合作,还将推广至其他海鸟与涉禽物种。环球信士也将依据研究所反馈,持续优化定位算法、进一步提升续航与功耗比,为全球鸟类迁徙研究与保护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科技支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