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文化的生命力令人震撼!”非洲记者研修班一行走进岳麓书院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8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杨文妤) 5月8日上午,来自埃塞俄比亚、冈比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的27位媒体主管与资深记者组成的“非洲记者研修班”走进岳麓书院,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岳麓书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建筑风貌,为远道而来的外宾们呈现了一场中华文明的精神盛宴。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延续着办学育人的传统,被誉为“千年学府”。这里不仅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孕育了“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更培养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
书院内,青砖灰瓦、古木参天,每一处匾额楹联、亭台楼阁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研修班成员们漫步于书院中轴线,从赫曦台到讲堂,从御书楼到文庙,不仅观赏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巧和美丽,更是深入了解了书院的千年历史与教育理念,感受到中国古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智慧。
参观过程中,外宾们频频提问,从书院教育体系到古代典籍保护,从建筑美学到哲学思想,展现出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这里很好地保留了历史的痕迹,我想我会把这种尊重和保护历史的文化带回非洲。”来自肯尼亚非洲广播集团的电子新闻部主管苏珊(Susan Grace Wanjiru Kimachla)表示,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令她着迷。她还兴奋地分享了自己对长沙美食的期待:“我很想尝尝臭豆腐,还有辣味的湘菜,我很能吃辣!”她的幽默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参访结束后,多位记者坦言,此行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曾以为书院只是古老的‘图书馆’,没想到它至今仍在传承思想、培育人才。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令人震撼。”一名资深记者说道。
据悉,非洲记者研修班将在长沙展开为期两天的深度参访。后续行程中,成员们还将前往长沙简牍博物馆、望城区铜官窑、长沙县金井镇、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地进行参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