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当青春遇见湘江,岳麓山下续写“青春创业史”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回溯百年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写下《青春》一文,激起无数热血青年满腔救国豪情,为“青春”一词写下最高尚、最活力、最美丽之注释,他们的青春在战火与硝烟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时光流转,如今的岳麓山依旧是青春的象征,新时代的青年们将这份激情与热血投入到了湘江新区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起感受青春与新区的“城市狂想”。

一座岳麓山,一部创业史

青年是生命之清晨,是日月之初升。

1167年,岳麓书院迎来思想激荡的青春时刻:理学大家朱熹与张栻在此展开“朱张会讲”,围绕《中庸》之义激辩三昼夜。

这场“学术公开课”引发千人云集,两位学者以“知行互发”的论道,不仅留下“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更以自由辩驳、兼容并包的讲学风范,为中华文明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气象,至今仍在岳麓书院的晨钟暮鼓中回响。

岳麓书院千年传承的经世致用基因,也让岳麓山下一个个“学霸”融入创业大潮中,实现了以智报国。

岳麓书院千年传承的经世致用基因,也让岳麓山下好创业成为共识。均为 通讯员 供图

25年前的2000年左右,岳麓山下掀起了一股院士创业潮。何继善、黄伯云、刘业翔、夏家辉等院士,纷纷第一批“吃螃蟹”。院士走出象牙塔“下海”创业,当时的引发争议之举,如今看来正是岳麓山下好创业的有力印证。院士们用一项项“全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创业成果,有力回击了当年的质疑。

25年后的今天,创业的浪潮还未停歇。在湘江西岸的大学生创业园里,26岁的顾善植调试着新一代工业视觉系统,屏幕上的代码如星辰闪烁;梅溪湖畔,“00后”大学生刘兆邦捧着刚注册的营业执照,小程序界面的图标跳动着校园生活的千百种可能。这里的时间刻度被重新定义——一杯咖啡冷却的间隙,足够让一个创业项目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一跃;三年免租的孵化器里,青涩的校园团队正蜕变为估值过亿的科技新星。

当青春遇见湘江,当创业照进现实,国家级新区的热土上,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创业史”。 

如果你来岳麓山下走一走,就会发现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白天,还是挑灯夜战的夜晚,没有木讷冰冷,没有枯燥乏味,愉悦、活力之感扑面而来。

1小时能够能品一杯香茗、一杯咖啡,而在湘江新区,也能创办一家企业,听见“青春花开”的声音。“原本预留了半天时间办理手续,结果在岳麓山大科城企业登记便民点,一小时就拿到了公司崭新的营业执照。”近日,湖南师范大学2024届研究生、长沙产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子邺惊叹于“新区速度”,从提交到领证仅耗时一小时。

“感谢所有人的关心,以后一定加倍努力奔跑!”五四青年节前夕,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意麒在朋友圈分享喜悦。作为青年创客的她,获评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这也是对青年创客相当有分量的全国性褒奖。

2016年,邓意麒放弃海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创业。在湘江新区的支持下,她与7名伙伴入驻长沙中电软件园创业孵化器,成立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说我们走过了风雨,也得到了无微不至的保护。”邓意麒很庆幸自己与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长沙也毫无保留地为她提供筑梦沃土。“长沙倾一城之力,只为青年奔涌而来,这是无与伦比的浪漫与热忱,也是一座城市能够给年轻人、给创业者最好的奔赴。”

“十年前,我把自己的机器人梦想的‘种子’深埋湘江新区,如今已长出了一片森林。”2015年底,长沙万为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波来到尖山湖边将梦想照进现实,坚定地在机器人这个赛道上勇往直前。

受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行业火热的影响,万为机器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订单量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40%,人形机器人新品也将于年底推向市场。

万为机器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订单量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40%。

一座岳麓山就是一部创业史。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新设立企业26879家,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7738家,企业总数164120家,企业增量、总量稳居全省榜首。

一条母亲河,湘江正青春

湘江,作为长沙的母亲河,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机与活力。在湘江之畔的湖南湘江新区,凭借着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充沛的“青引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创业人才。

湘江新区凭借着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充沛的“青引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创业人才。

“我们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空间、启动资金、创投机构、创业导师等全链条服务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三年免租、水电物业全免’的创业政策,降低了大学生创业门槛。”湖南岳麓山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伟介绍,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类型、团队规模、项目成熟度进行分区孵化,构建了“服务区+苗圃区+孵化区+加速区”一体的孵化服务模式,目前已招引42个创业项目、带动就业500余人。

作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引擎”,总规模5.05亿元的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已显现强劲动能。目前,该基金共收集到项目2200多个,已确定投资项目56个,投资总金额约3900万元。

“创业正常失败,不用偿还投资!”这句在创投圈刷屏的承诺,来自全国首支省级大学生创业基金。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代表何宇轩介绍,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初创型项目,重点为大学生在湘创业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吸引、支持大学生在湘创新创业。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与团队“合伙创业”,与创业团队风险共担,并设置让利机制,所投企业创始团队可按照原始投资成本回购本基金持有的股权,确属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无需归还基金投资。

登岳麓山,望湘江水,岳麓山下好创业已成为风潮。

除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之外,青年人才在湖南湘江新区还可以享受其他金融支持。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安排了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培新育小。

在政策资本与市场资本的衔接桥梁上,新区打造的“天天麓演”平台成为亮点。据湖南湘江基金小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玉洁介绍,“天天麓演”是湖南首个科创项目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汇聚了海量科创项目、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服务机构等生态伙伴,通过精准画像,线上线下同步路演,实现资本与创业者的“一键触达”。

目前,“天天麓演”平台已为近50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线上展示与路演对接服务,并在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举办了大学生专场路演,面向全球优质资本进行推介,积极动员更多市场化资金接力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

湘江北去,青春正好。从朱熹张栻的学术争鸣到人工智能的算法碰撞,从书院斋舍的油灯烛火到创业园区的数字星河,千年文脉与硬核科技在此交融激荡。当青年创客的咖啡杯与投资人签署的协议堆叠成时代注脚,湘江之畔的创新史诗,正由青春执笔续写。

【作者:柯鸣】 【编辑:柯鸣】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