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满天星计划”打造青年创业强磁场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欧亚琦)“我们特别欢迎全国的大学生朋友来湖南创业。我们有一个雄心,就是要让湖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地。”9月27日,在“智汇潇湘才聚湖南”上海站专场推介大会暨省校合作签约仪式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向大学生朋友发出邀请,表示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那片土地。长沙经开区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亮相活动现场,向高校学子们推介长沙经开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诸多优势以及举措,成为湖南引才磁场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2024年9月,湖南推出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举措。作为全省经济建设主战场,长沙经开区推出的“满天星计划”,也迅速成为吸引和培育青年创新创业力量的核心载体。今年1月至9月,通过构建“创、孵、育、投、链”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园区累计招引大学生创业及科技人才创业项目126个,打造了三一众创、东方智造、中部智谷3个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遴选了80名企业家组建创业导师团、36家公益机构组建满天星科创联盟,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园区累计在孵大学生创业项目达350家,集聚了来自北京大学、西安交大、国防科大、重庆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湖南农大、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德国)、安大略理工大学(加拿大)等国内外重点高校创业学子。“满天星计划”实施以来,园区市场主体新增7316家,同比增长140%。

政策筑基:让青年创业“首站”无忧,双肩包背出大梦想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扶上马、送一程”的全周期支撑,极大降低创业初期的门槛与成本,是长沙经开区“满天星计划”的出发点。园区通过一套精准、系统且极具吸引力的政策组合拳,让“双肩包”真正成为青年逐梦的唯一行囊。

三一众创。均为园区供图

“95后”博士徐伟伟是这一政策体系的直接受益者。2024年,其团队研发的“生物法降解农业废弃物转化蛋白质原料技术”荣获国家级荣誉,正当团队寻求产业化落地之时,长沙经开区“满天星计划”应时而生。在园区的推荐下,徐伟伟团队于2024年10月入驻铭诚绿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其后,在2025年“金种子”杯大赛中斩获银奖,并成功对接市场,获得了首笔40万元营收。

徐伟伟项目的成功落地并非个例,其背后是园区坚实的政策支撑。2024年9月25日,园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满天星计划”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推出10项“真金白银”的奖补措施,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最高20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和500平方米免费场地,真正实现“背起双肩包即可来星沙”。

“金种子”大学生创业大赛•长沙经开区“满天星计划”及“百千万”人才工程进高校系列活动首场在湖南农业大学举办。


同时,园区将青年人才创业支持融入“1+N”政策体系,精心梳理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等多类政策,形成覆盖“引才-创业-成长”的全周期支撑体系。为给创业项目提供坚实的产业承载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园区还前瞻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布局了人工智能科创园、鸿蒙创新生态园等6个未来产业园区,为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生态育林:让创新种子“落地”结果,雨林生态孕育新物种

如果说优厚的政策是“阳光雨露”,那么多维的孵化生态便是“肥沃土壤”。长沙经开区通过构建“赛事招引+孵化赋能+资本加持”的立体化生态体系,推动优质创业项目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引进来”到“长起来”的跨越式发展。

以赛事引才。通过成功举办“满天星”创新创业大赛、全程协办“金种子杯”等高水平赛事,组建招商专班奔赴全国高校路演,让“好苗”第一时间落地。

长沙科技新城。

9月10日,长沙云链智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正式落户满天星海凭医疗基地(筹)。团队负责人王志博也正式从西安奔赴长沙,开启创业征程。王志博出生于2001年,是西安交大少年班、人工智能试验班(第一届)的毕业生,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医工学方向博士在读。在参与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时,王志博从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了“满天星计划”,并前往海凭医疗实地考察,最后坚定地选择落户长沙经开区。目前,企业平台产品也已进入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阶段。

以平台育才。今年7月,长沙经开区出台了《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运营管理细则》,以基地为核心载体,创新构建“基地+平台+团队+导师”孵化模式。

结合现有工业地产资源禀赋,高标准建设了满天星三一众创、中部智谷、东方智造等3家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遴选80位企业家组建创业导师团,创新性打造满天星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联合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信通院中南研究院、湖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等36家单位组建满天星科创联盟,形成全链条服务矩阵。满天星三一众创基地获评第二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满天星工作室获评省级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

长沙经开区中部智谷产业园。

9月24日,在满天星创业指导工作室的统筹下,“满天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评审入孵活动举办,17个优质创业项目入驻基地。截至目前,该类评审入孵活动已举办五期。通过提供最长三年免租场地,集成工商注册、政策申报、知识产权等一站式创业服务,链接投融资、法律、市场等资源全链条支持,基地全方位发挥效能,助力青年创客轻装上阵。

以资本助才。组建远期规模百亿的科创母基金,设立天使子基金和种子子基金两大投早投小基金板块。积极对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基金,9家企业获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投资350万元;助力大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8家企业登陆湖南股交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

服务护航:让科创森林“枝繁”叶茂,精准滴灌滋养全过程

为解决创业者从落地到发展的各种实际难题,长沙经开区着力提供“有温度、全链条、精准化”的软性服务,营造最优创业环境,全力提升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力”。

“向陪跑员说个好消息,在‘五个一’机制的大力帮扶下,我们和湖南高速的合同已经签下来了。”9月29日,长沙市苗朵夏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何海涛给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发来信息。

长沙经开区“满天星”创新创业大赛暨政校企科创合作签约活动。

今年来,通过严格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一名领导干部、一个牵头部门、一家结对企业、一名产业导师、一名专职陪跑员),长沙经开区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支撑网络,确保每一家企业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精准、高效的帮助。

成立仅半年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长沙世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家专注于连接器及线束组件的初创企业,市场开拓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长沙经开区迅速为其量身定制了“我为大创企业找订单”产业链供需集市专场活动,邀请了十余家园区下游企业实地考察对接。活动成效立竿见影,世联电子最终与园区企业迈新电子、伊米森科技成功“牵手”,签署了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自身订单问题,更实现了本地化配套,填补了湖南省相关产业链的供应缺口。

依托“我为企业+”精准服务体系,长沙经开区全力为企业找订单、融资金、聚人才、跑手续、降成本,帮助柯栖尔等3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190万元订单,预计全年订单将突破4000万元,让大学生创业项目不仅“能落地”,更能“长得好”。

长沙经开区首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沙龙。

今年7月,园区设立“满天星”大学生创业服务专窗,在审批服务方面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比如有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叫数藩科技,因为同时涉及企业迁移及股权转让,手续比较繁杂。我们前置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助力打通迁移堵点。”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赋能支持和精准资源对接,让创业者可以心无旁骛地创新发展。

从在黄花机场设立大学生创业接待站,到新建2家青年人才驿站,园区为青年人才提供了“落地即服务”的无缝衔接,2299名青年的累计服务量和31.55%的留长率彰显了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1至9月,累计12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园区注册落户,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一批优质大创企业落定长沙经开区,如“金种子”般在产业沃土中破土生金,为区域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湖南大学管理学博士何海涛创立苗朵夏彤,凭借自主研发的高耐磨螺旋叶片技术,短短一年内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工程机械行业补链强链、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凝练新材由湖南大学在读博士、2025“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李镓睿创立,其混凝土降碳剂技术,可使混凝土在保持同等强度的前提下最高减少50%的水泥用量;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孙少伟创立九垚科技,以硅碳材料研发应用为核心,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的硅碳新材料制动盘,市场前景广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98后”博士王芳创立中科牧安,用RNAi技术给仔猪“定制”益生方案,用硬核科研改写兽用制剂行业格局……

 从“政策筑基”的阳光雨露,到“生态育林”的肥沃土壤,再到“服务护航”的精准滴灌,长沙经开区正通过这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成功构筑起一个“创、孵、育、投、链”的完整孵化育成体系。如今,无数“满天星”般的创新种子正汇聚于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将汇成璀璨创新星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作者:匡小娟】 【编辑:张禹】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