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车暗藏46罐“炸弹”!长沙县斩断跨区非法燃气链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刘萍 通讯员 黄旭)7月3日下午,长沙县行政执法局公布“6·16燃气案”处理最新进展,一伙利用非法改装面包车运输、无证经营燃气的犯罪团伙被彻底捣毁,现场查获来源不明的液化气瓶46个,总重近1.2吨!该案警示:非法经营燃气不仅是红线,更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火药桶”!

险截获:面包车变“移动炸弹库”

6月16日晚,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接到群众举报,迅速行动,在星沙街道三一收费站高速口附近,锁定一辆形迹可疑的湘A牌面包车。执法人员上前检查,眼前景象令人心惊——车辆后排座椅被非法拆除,密密麻麻堆放着46个装满液化石油气的钢瓶,总重高达1192.45公斤!

被查获的改装面包车内,46个颜色混杂的气瓶堆满车厢,安全隐患巨大。 均为长沙县行政执法局供图

抽丝剥茧:二维码溯源撕破伪装网

“我们赶到时,车上人员已弃车逃离,且全程佩戴口罩帽子伪装,躲避监控。”面对狡猾的违法者,执法人员将突破口转向了车上的气瓶。这些气瓶来源五花八门,分属长沙、平江、湘乡等不同地区的企业,瓶身标识竟有五种颜色,来源极其混乱。

专案组迎难而上!长沙县行政执法局联合县公安局,并协调省市及平江、湘乡城管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

“每个气瓶都有唯一身份证——二维码!”执法人员介绍,扫描其中一个钢瓶的二维码,溯源信息显示:该瓶于2025年5月16日被配送到泉塘小区某小吃店,且再无回收记录。这一线索成为破案关键。

专案组运用大数据分析车辆轨迹、电子支付记录,并借助先进的视频AI识别技术,克服了嫌疑人的伪装障碍。历经海量数据分析(调取监控238小时、梳理交易流水127条),幕后黑手张某浮出水面。

真相大白:夫妻小店竟是非法“黑气”枢纽

调查令人咋舌,张某正是泉塘小区那家小吃店店主苏某的丈夫!夫妻二人与同伙刘某,长期驾驶这辆“移动炸弹车”,从湘乡、平江等地的正规气站批量“进货”。他们的“黑气”生意网络庞大,覆盖长沙县、雨花区、天心区等多个区域。

证据显示,张某仅在两地气站就购气约11.6吨,交易金额超过9.3万元!其销售下线还涉及多名离职或在职的送气人员(张某、贺某、彭某、何某、刘某等)。

查获的气瓶来源混杂,分属长沙、平江、湘乡等地企业,瓶身有五种不同颜色的标识。

法网恢恢:涉非法经营、危险驾驶罪被严惩

张某在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经营燃气且数额巨大(超5万元)。同时,他与刘某用普通面包车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和危险驾驶罪。目前,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张某、刘某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长沙县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打击‘黑气’,必须源头治理!平江、湘乡相关气站涉嫌违规供气的线索,我们已依法移送当地城管部门。”执法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非法充装、运输、销售“黑气”行为,坚决清除安全隐患,守护星城用气安全。


市民安全用气指南

1.“黑气”如同隐形杀手,危害触目惊心!执法部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为您送上最实用安全贴士:

认清“黑气”四宗罪,坚决说“不”!“炸弹瓶”:常用超期、报废钢瓶,安全性能为零。

“黑心秤”:缺斤短两是常态,侵害消费者权益。

“游击战”:藏身民宅、利用改装车流动送气,周边居民安全无保障。

“无售后”:从不提供专业入户安检,事故风险极高!

2.三招识别正规燃气,安心使用!

看“身份证”:正规气瓶必有清晰、可扫描的唯一二维码,扫码可查充装单位、时间、配送记录等信息。无码、模糊码或扫码信息不全的,坚决拒收!

查配送方式:正规企业使用专业危化品运输车辆配送,配送员着统一工装、持证上岗。警惕用面包车、三轮车等非专用车辆送气!

要正规票据:购买时务必索取盖有正规燃气企业公章的发票或收据。

3.遇燃气泄漏,牢记“九字诀”!

关阀门(关闭气源)

开门窗(迅速通风)

勿动火(严禁开关电器、使用明火、拨打电话)

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

打电话(立即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或 119、85252110举报)


郑重呼吁:

市民朋友:请通过正规燃气企业购买瓶装气,主动抵制“黑气”,守护自家和邻里安全!发现可疑线索,立即拨打85252110举报,举报信息严格保密。

经营者:切勿心存侥幸,参与“黑气”经营就是触碰法律红线!执法部门将零容忍、严打击、重处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作者:刘洋】 【编辑:肖彪】
关键词:燃气 液化气瓶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