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七成!减轻物流企业迎检负担,长沙县创新举措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李依露)“过去迎检,几个部门轮着来,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就搞定了,省时省力!”提及过往,长沙县晟象物流园负责人舒佳明直言压力不小,可如今,情况却大不同,企业负责人脸上的笑容背后,是长沙县坚决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向企业负担“亮剑”、向监管效能“聚力”的生动实践。
2025年初,长沙县被确定为湖南省“扫码入企”监管唯一县市区试点后,聚焦监管体量大、检查频次高的物流行业“痛点”,率先打响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改革攻坚战,以“理顺机制、规范流程、提升实效”为核心,系统发力。预计2025年,全县物流行业涉企检查频次将比2024年的3890家次骤降70%以上!企业迎检负担显著降低,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破壁垒,一张清单“定规矩”
“解决‘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是改革破局的关键。”长沙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通过高频次调度凝聚共识,深入企业一线问需问计。
一张清单成为破冰之举。长沙县对标国家和省级要求,联合交通、消防、应急管理等8个部门,三轮梳理、两轮论证,将原有分散的检查事项逐一“过筛”,最终“瘦身”为23项标准化、透明化的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并编制出台《长沙县物流行业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明确了29家检查主体和94家试点企业。
更规范、可量化的操作指南同步落地。首创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流程图》,清晰规范了从计划制定、通知下发、亮证扫码、现场检查到结果反馈等12个关键环节;“拆解”23项检查内容形成的《检查项目指南》,细化出46条量化指标,实行星级评定,让检查行为刚性约束、全程留痕。
“综合查一次”,精准分类“提效能”
破解“检查扰企”,既要“减频次”,更要“优方式”。长沙县创新推出“综合查一次+分类监管”新模式,打出监管增效“组合拳”。
企业分类是精准监管的前提。长沙县首创涵盖企业规模、安全生产、合规运营等10项指标的分级评判标准,将94家试点企业精准划分为A(优)、B(良)、C(一般)三类。
“综合查一次”成为新常态。长沙县全面推行年度“综合查一次”计划,由县级部门或属地镇街统筹牵头,采取“1个牵头单位+N个职能部门”联合检查模式。检查队伍如同“综合体检队”,对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应急、合规运营等多方面进行一次性“把脉问诊”。检查频次严格挂钩企业等级:A类企业1次/年,B类企业1~2次/年,C类企业2次/年,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闭环管理,企业有感“增实效”
改革红利,立竿见影。
企业负担切实减轻是“最大获得感”。“过去疲于应付,现在轻装前行”,舒佳明道出了许多企业负责人的心声。数据为证:通过“综合查一次”有效整合监管资源,预计全年物流企业迎检频次降幅高达七成,企业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大幅缩减。
监管效能不降反升是改革“真功夫”。在“做减法”的同时,长沙县着力在“强管理”上做加法。建立统一的“排查-交办-整改-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查得清、改得了、有回音。改革启动以来,已开展联合检查11次,覆盖企业11家,排查隐患67条,其中42条已整改到位,5条移交执法处理,20条正动态跟踪督办。依托“扫码入企”数字化平台归集数据形成的企业“动态画像”,让监管更加智能——对信用好、风险低的A类企业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对B、C类企业则实施更具针对性的“靶向”指导和风险防控。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感受到检查的“温度”:“现在的检查更像是一场‘专家会诊’,不只是挑毛病,更是帮我们系统查找风险、精准指导整改,很贴心、很解渴。”多位企业负责人表达了相似感受。试点企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检查流程更透明、行政指导更精准,成为普遍共识。
从“痛点”处探索,向“长效”化拓展
“这项改革成功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实现了质的转变,从‘多头分散、重复低效’迈向‘集约规范、精准高效’。”长沙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总结道,“不仅显著减轻了企业负担,更提升了政府监管服务的效能,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歇。以物流行业试点为起点,长沙县正加紧梳理总结,深化试点经验,计划逐步将“综合查一次”、分类监管等成熟做法向更多行业领域推广复制,努力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星沙经验”,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贡献更多智慧和方案。这份为企减负增效的决心,正在书写“放管服”改革的星沙新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