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数据“活” 起来,服务 “暖” 到家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没想到社区会送来这么贴心的大礼包,心里特别温暖!”紫鑫御湖湾小区孕晚期居民张馨怡惊喜地说。近日,望城区东湖路社区开展“芳邻东湖・育见美好” 温暖新手妈妈慰问活动,为辖区数位孕晚期产妇送上包含护理用品、新生儿用品的 “暖心礼包”,并详细了解她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
这一暖心服务得益于望城区“数赋村社” 平台的精准助力。东湖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本丽介绍:“过去主要依靠小区网格长收集信息,每年集中慰问一次。现在通过平台能实时掌握孕妇动态,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目前辖区有19名孕妇,我们会对孕八个月以上的及时走访慰问。”
望城区聚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最多报一次” 和 “数赋村社” 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抓手,聚焦基层需求、群众期盼和问题集中点,构建起 “数据人机共采、条块共享、服务同推、减负赋能同步” 的工作模式,让冰冷的数据转化为温暖人心的服务场景。
治理升级到“智理”
“我们是个新楼盘社区,平均每半年就有楼盘交付,过去要靠工作人员上门摸排。去年下半年‘数赋村社’平台投入使用后,帮助我们更快掌握新居民的有关信息。”张本丽表示。
目前,望城的“数赋村社”平台打通了民政、人社、卫健等全区28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各类数据一端采集、多端共用,有效破解过去数据直上直下、碎片化严重的情况。
通过“数赋村社”平台,东湖路社区掌握了辖区60岁及以上居民数量不断增长,80岁及以上居民达到230余人。经过走访了解到老年人群对于便利就餐有较大需求,社区随即进行工作铺排,启动“居家养老便民食堂”项目,经过如火如荼地建设,社区便民食堂目前已完成施工及验收,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除孕产妇群体外,独居老人、退役军人的走访、登记、录入工作也同步进行着。东湖路社区工作人员肖波说,有了大数据支持,社区治理成“智理”。
斑马湖社区则通过“数赋村社”平台提供的高龄老人台账展开走访,发现联诚花园小区91岁老人谢石吟处于独居状态,考虑老人行动不便,社区将其纳入重点走访对象,每月上户1次以上,并协助进行待遇资格认定,处理房屋漏水等问题,还在传统节日安排物资慰问老人,让基层治理温情满满。
算力支撑“零”填报
用“算力”解放“人力”,成为“数赋村社”平台受基层欢迎的重要原因。
望城区数据资源中心结合基层需求,将政务数据融入具体服务,“围绕报表、查询、预警、提醒”四大基础功能,正逐步开发贴近部门和基层实际的典型应用场景,实现基层服务主动办、及时办。
“每年年底都是居民参保的高峰期,但总有些居民因为疏忽错过缴费期。去年11月,我们借助该平台,精准统计出了尚未参保的居民,再由各村社针对性开展上门宣传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望城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比2024年参保数据提高了8个百分点。
作为首批试点之一,高塘岭街道斑马湖社区的平台利用率位居前列。“快捷方便,平台大幅降低了基层工作难度。”斑马湖社区党总支书记熊晓燕赞道。
“以前上门走访、存档工作繁琐,时间久了查档困难。现在信息直接录入系统,随时可查。”熊晓燕说,系统帮助社区建立了十种常用电子台账,社区还可以根据情况定制所需的电子台账,如今纸质台账已经减少了一大半。“像辖区死亡及出生人口信息采集因为面广基数大等原因相对迟缓,现在通过平台,社区既及时掌握、更新人员信息,实现了‘零’填报,平台还会发出工作提醒。”
“系统有利于建立‘熟人社会’,如今大家看到我们都很亲切。”专职网格员刘建民、彭宇体会深刻。日前,联诚国际的一位业主家中突然冒烟,敲门却无人应答。刘建民通过系统查询到业主联系方式,得知业主一家已回乡,忘记灶上还炖着菜。通过电话获悉开门密码后,成功阻止了一起事故。
望城区数据资源中心负责人表示,平台依托数智技术构建数据共享溯源系统,对数据调用全流程存证,确保“谁使用、谁负责”。同时与使用者签订保密协议,采用芯片级安全防护、数据加密传输等技术,从源头上杜绝数据泄露风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