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坪新园:非遗文化进社区,巧手棕编传匠心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8日讯(通讯员 钟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参与感,7月16日,桂花坪街道新园社区关工委、新园社区工会联合会依托“希望之翼——困境儿童服务帮扶项目”,特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棕叶编”代表性传承人王仲平老师,为辖区困境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棕编玫瑰花教学课,让孩子们在指尖翻飞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活动合影。

“棕叶编是咱们长沙的老手艺,起源于农耕时代,以天然棕榈叶为材料,经过撕、编、折、绕,就能变成各种物件。2016年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老师一边讲解棕编的历史,一边示范棕榈叶的处理技巧,“编玫瑰要先用叶茎做骨架,叶片分三层缠绕,最后用‘藏头’技巧固定……”

在实操环节,孩子们拿着王老师分发的棕榈叶跃跃欲试。看似简单的编织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颇有难度。有的孩子刚编到一半,叶子就松了;有的则分不清正反,编出来的花瓣歪歪扭扭。王仲平老师耐心地巡回指导,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固定叶片、如何缠绕出花瓣的弧度。在老师的细致点拨下,孩子们渐渐找到了窍门,原本普通的棕榈叶在他们手中慢慢舒展,逐渐勾勒出玫瑰花的轮廓。

“我从来没想过一片叶子能编出这么好看的花!”8岁的残疾儿童王同学举着自己完成的第一朵棕编玫瑰花,兴奋地向同伴展示。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与王老师合影留念。

活动合影。

“非遗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是可以握在手里的生活。”新园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未来,社区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让更多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共同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者:洪虹】 【编辑:周游】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