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街道社工站开展“星星火”老年人互助成长小组活动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3日讯(通讯员 苏端良 袁云禛 李苗)今年8月到9月,在开福区街道社工站服务项目的支持下,培源社工驻点新河街道社工站联合开福寺路社区开展“星星火”老年人互助成长小组活动。该小组通过设计“相遇・开启暖心之旅”“旋转风车·初尝合作”“指尖浪漫·体验互帮互教”“时光印记·团体展示复古秀”“时光回忆录”五节内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组员间互动与情感联结。

需求导向,搭建长者互助平台

新河街道开福寺路社区存在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等特点,随着社区老龄化程度加深,独居、空巢老人社交圈缩小,邻里之间缺乏互动,导致孤独感上升、老人间的黏性不足。通过访谈了解到许多老年人渴望社交与互助,却缺乏合适的契机和平台。

针对这一需求,社工组织开展“星星火”互助小组,小组聚焦60–70岁年龄段、具有共同兴趣和社交意愿的长者,通过结构化活动和专业引导,逐步建立起稳定、信任的小组关系。首节活动中,社工借助“名字连环拍”“盆口逃生”等互动游戏迅速拉近组员距离,并共同制定小组契约,为后续深度互动奠定基础。

阶段推进,从“接受”到“给予”

小组设计遵循“破冰—合作—共创—延续”的逻辑主线,逐步推动长者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主导。在第二、三节中,组员通过“筷子接力”、合作制作风车和扭扭棒玫瑰等任务,初步尝试互教互学;至第四节,长者已能完全自主策划“复古时装秀”,从服装设计到现场展演全部由组员协作完成,社工仅扮演资源协调者角色。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老人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也实现了小组动力从外在引导向内生驱动的关键转变。

建立机制,延伸服务成效

小组虽于第五节课正式结束,但互助行为并未终止。通过组建微信群、约定“每周一分享、每月一聚”等机制,组员将线下活动中建立的信任与协作延续至日常生活,形成长期、温暖的互助网络,有效延伸了服务成效。

新河街道社工站驻点社工表示“小组以精准需求为基础,通过搭建平台、适度引导、及时退出,有效激发了老年群体的自主性和互助意识,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共建圈子”的转变。”

【作者:邓艳红】 【编辑:陈焕明】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