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浏正街:给电动车“安家” 为老街巷“美颜”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实习生 王彦植

  8月5日中午11时的浏正街,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路面。外卖骑手李杰捏着车把,顺着黑色斜坡,轻巧地将电动车停进街边划定区域。很快,他从店子里提出一袋外卖,又骑车沿着路边划定的行驶线,前往送餐点。这个全长不足400米、宽仅4米的老街,眼下正呈现一番新景象——百余家餐饮店前,骑手们有序穿梭,街面干净整洁,斑驳墙面上新绘的浏阳门古画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交通破局:给外卖小哥电动车找个“家”

  “以前一到中午用餐高峰,街上就堵得水泄不通。”在浏正街开了8年粉店的王大姐,至今记得百日攻坚前的模样。作为出入浏阳门的古街,这里曾因150余家门店八成是餐饮,每天一到中午就有数百辆外卖车涌入,4米宽的路面常被堵成“死胡同”。

  今年4月,芙蓉区定王台街道启动浏正街综合治理“百日攻坚”整治行动。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带着城管、交警、社区等工作人员在老街走了几个来回,最终在街边夹缝里挤出10多处零星空间,划定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部分路段则设置U形杆,增加禁停标识,有效遏制车辆乱停现象。

  记者在社区网格员手绘的停车示意图上看到,手画的线条圈出100多个非机动车位,“最窄的地方仅够两辆车并排,我们用不同区域划分取餐区和等候区。”网格员告诉记者。

  由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存在着10多厘米高路缘石形成的台阶,社区又贴心地定制了几十个斜坡,骑手们不用再费力抬车。“以前送餐高峰,光挪车就要花几分钟。”李杰擦着汗说,现在他每天能多送两单。

  社区还琢磨出“错峰劝导法”,志愿者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5时准时戴着红袖章上岗,志愿者李娭毑的小喇叭里循环播放着长沙话提示:“师傅们,莫堵哒门口咯!”

  浏正街经过为期100天的综合治理“百日攻坚”整治行动,400米古街换新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服务暖心:爱心单位餐盒里的“双向奔赴”

  “来,刚热好的红烧肉!”5日下午1时,浏正街社区“红色驿站”里飘出饭菜香。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员工将保温箱里的余餐分给骑手,太平洋人寿的志愿者正给饮水桶里添上凉茶。这个由杂物间改造的驿站,如今成了户外工作者的“避风港”。

  在百日整治行动中,浏正街社区发动周边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房物业等5家企业,每天将单位食堂员工用餐后剩余餐食打包,免费送给外卖小哥就餐。“餐盒传情”项目启动那天,5家单位的食堂师傅们特意多准备了20份盒饭,外卖小哥直呼“暖心”。

  让社区工作人员杨帆意外的是,第一周就有12名骑手主动报名当志愿者。暴雨天里,他们帮着挪动被风吹倒的路障;晚高峰时,自发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上次有个小哥发现井盖松动,半夜还发微信提醒我们。”杨帆翻着工作群记录说。

  骑手林伟的手机里存着驿站的照片。“雨天能躲雨,夏天有冷气,水桶里的饮用水都没空过,急救箱里还有避暑药品、创可贴等。”林伟说,现在他送餐时,总会多瞅两眼有没有乱停放的车辆,“社区把我们当自家人,我们也得护着这条街。”

  环境治理:从门店“明厨亮灶”到街角的新生

  “您看,这是后厨的实时画面。”在社区服务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30多个厨房的后厨画面。这是社区和电信合作的“明厨亮灶”工程,让炒锅里的火苗、洗菜池的水流都清晰可见。

  “以前检查得一家家跑,现在鼠标一点全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指着屏幕,某餐馆厨师正规范地佩戴着口罩和厨师帽。同时,街道食安办还联合执法大队不定期开展巡查整治,推动门店规范化经营。

  变化不止在屏幕上。曾堆满杂物的巷口,如今立着四排不锈钢晾衣架,居民们再也不用把被子晾在电线上;浏正街100号的雨阳棚上铺着崭新的吸油板,楼下再也不用担心滴落的油污;社区以网格为单元,网格员每日巡查环境卫生,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每周末的“大扫除”成了“院落美容日”,志愿者们带着小铲子清理墙面上的小广告。

  傍晚时分,老街亮起新换的路灯。孩子追着跑过,刚收摊的店主哼着歌打扫门面,晚归的骑手停在驿站门口喝口水——这幅生动的画面,正是400米老街最动人的新图景。

【作者:陈焕明 实习生 王彦植】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